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云南会泽:党务在阳光下“晒”出公信力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03-29 18:29
  “全村2011年共发展党员3个,现在共有66名党员……”午饭时分,会泽县迤车镇迤北村的“村民广播”又准时响起来了,洪亮清晰的声音回荡在村子的每个角落。这是会泽县构筑党务公开新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会泽县通过扩大党务公开范围、完善党务公开形式、提升党务公开效能、强化党务公开监督,着力打造“阳光党务”。目前,该县21个乡镇、376个村(社区)、县直71家单位的党务在阳光下“晒”出了公信力。
  扩大范围:县乡村都公开
  在《中共会泽县委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县委党务公开的内容按全面、客观、真实、具体的原则确定,除涉秘的外,都要公开。”会泽县委明确了县委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8个具体责任部门,分块实施党务公开。
  在会泽县待补镇政府大院里,整齐地摆放着8块有关全镇党务、政务工作的公开栏。上面有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职责,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费收缴使用情况,干部选任和管理等内容。正在公开栏下看公开内容的机关党员张发清说:“镇上把我们交的党费使用等情况公布出来了,我们明白党费是如何使用的了,这样公开真好!”
  “歹咩村2011年共有6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同意4人为发展对象,发展预备党员4名。”“年末春节走访慰问5名老党员,发慰问金500元。”这是待补镇歹咩村公开的部分内容。歹咩村“两委”在村委会门口的公路边做了6块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内公开了全村2011年的总收入为560133.79元,总支出为468741.45元,结余资金91392.34元。
  “请各村在下周一前及时做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这天,待补镇鹧鸡村党总支书记赵正清一上班就接到镇纪委书记马丽萍的电话。赵正清说,现在村里已经形成习惯,每季度在公开栏里都要公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宅基地、村基础设施工程等内容。
  为了确保县乡村能按规定进行党务公开,会泽县由县纪委监察局设督导检查组负责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乡镇、村由乡镇纪委进行监督。该县还制定了《党务公开实施办法》、《党务公开目录》等,确保党务公开落到实处。
  公开载体:传统现代相结合
  会泽县在运用好黑板报、公开栏、会议、文件等传统载体的同时,充分利用电子触摸屏、网络、新闻媒体、手机短信、“村民广播”等方式进行党务公开。
  在县五机关办公楼一楼大厅摆放着一个党务、政务公开电子触摸屏,上面公开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工作要点及重大决策等内容。在完善县委党务公开栏的同时,会泽县在《今日会泽》内刊、会泽纪检监察网、会泽党建网、会泽宣传网、会泽电视台等载体公开相关内容。县委还统一设立热线电话、意见箱,建立党务公开来信来访接侍日,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相关党务信息。
  过去,村党务公开的内容多是村干部说了算,村民没有决定权。如今,在会泽县新街乡的不少村,创新设立“提问栏”和“回音栏”。该乡各村除按规定公开相关内容外,还按照村民的要求,把村民要求公开的公开出来,接受村民监督。
  当问起待补镇歹咩村为何要在大门外的公路边公开村党务、村务、财务时,村党总支书记李兴奎说:“如果选择在村委会大门内设置公开栏,村民们只有在我们上班时才可以看到。设在门外公开,村民们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看,我们要推倒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一座干群间的‘连心桥’。”
  在上世纪60年代,会泽的农村曾经家家户户都装有宣传小喇叭,村民在家里就可以听到“中央指示”。但时代变迁,小喇叭逐渐沉寂。去年11月,会泽县迤车镇集中民意,在迤北村投资1.6万元购置了一套无线电发射装置,安装了19个高音喇叭,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民广播”的业余播音员。每天除了定时播报惠农政策、红色革命歌等内容外,还播报村里的党务、村务和财务情况。目前,迤车镇27个村社区都实行党务公开“村民广播”,“老”广播在新农村又焕发了新生命。
  “以前村里的情况,只有在村里开大会的时候才能知道一些,现在通过村里的喇叭,就是在地里干农活也能知道村里的事务,我们很满意。”迤北村沙地小组村民姚国奎边听广播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