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小课堂培训工程、大学生村官流动党课、一对一大学生村官导师团……滨湖新城(松陵镇)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提升大学生村官本领、激发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日前,滨湖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松陵镇党委书记朱建文接受记者采访,就如何引导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给大学生村官搭建成长的舞台,给他们压力让他们尽快成才,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给他们提供上升的通道。”朱建文开宗明义,从他讲的这“四个给”中,滨湖新城(松陵镇)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直以来,部分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大学生担任村官是浪费人才。”朱建文认为,恰恰相反,担任村官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途径,因为现代农村工作,对村官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村官要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服务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等方面主动作为。
“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如何发挥作用?是束手无策还是很快适应?关键是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要做好传帮带,通过挂钩农户等形式,给大学生村官加压力,倒逼他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早日进入角色,发挥所长。”朱建文表示,大学生村官是否能成长成才,与所在村的培养特别是村书记的传帮带密不可分,“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培养与村级工作考核挂钩”。
目前,滨湖新城(松陵镇)共有大学生村官59名,分别就职于53个村和社区。滨湖新城(松陵镇)通过制度砺人、培训炼人、待遇留人、事业成人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打造成长的舞台。据统计,目前滨湖新城(松陵镇)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的有34人,其中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的有6人,担任村(社区)副书记、副主任的有3人。
下一步,滨湖新城(松陵镇)将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搭建更为宽广的舞台。这些措施包括:加快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步伐;加快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入区(镇)后备干部队伍步伐;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风险资金等。
朱建文表示,滨湖新城(松陵镇)在培养大学生村官时,将尝试通过“村里干两三年,到镇(区)信访、拆迁等部门锻炼一段时间,再回村里工作”的形式进行。“这‘下—上—下’的过程,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快地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朱建文说。
“待遇留人还不够,还要为他们提供上升的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朱建文表示,下一步滨湖新城(松陵镇)将进一步探索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入镇领导班子,“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扎根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