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初,党员冬训面向全省260多万农村党员干部蓬勃展开。这已是江苏农村党员干部冬训连续开展的第35个年头。35年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广大农村党员评价说:短短两三个月冬训,是理论武装的“加油站”、农村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安全阀”!
据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1-2012年度的冬训主要围绕四个专题: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江苏文化强省;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可以这样说,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过程中,冬训发挥了十分重要而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
冬训中,怎样把这些重大主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贯彻到基层去?这是各地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认为,理论教育不是抽象的、板着面孔的。”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成安介绍,为了增强理论教育的亲和力,他们通过领导干部下来讲、村官上门讲、身边能人示范讲、文艺表演快乐讲等形式,将抽象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为了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市里还推出了领导干部学习点制度、述学制等新制度;组建了大学生村官辅学队、农民艺术团等新的宣讲队伍。
围绕提高冬训“参与率”,各地推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宿迁宿城区以乡镇街道为组织单元,以村居、社区为培训单元,突出对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通过构建网格型模式,确保实现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扬州江都实行“结对联训”新制度,1480多个支部实现了“四联”:理论联学,活动联办,实事联做,发展联盟。同时,一些新的传播载体也派上了用场,如远程教育网,可以菜单式选学;宣讲队伍成立QQ群,实现了信息互通有无;还有微博冬训,通过微博做到现场直播。
党员冬训,不仅是学理论,更要议大事、办实事。江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斌认为,党员冬训越办越有活力,主要在于紧紧抓住三个字:学、议、办!“我们的修路计划就是在冬训会议上敲定的。”江宁区禄口街道上穆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明才介绍,社区有3个自然村的拆迁计划推迟,由此带来一个问题:要不要修这三个村的路,不修吧出行不便,修吧是不是有点浪费?冬训党员会上,大家展开热烈讨论,最后决定修路,受到村民们的称赞。
“我参与党员冬训28年,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冬训内容多,形式多,不再是关在屋子里读报纸、念稿子,除了学理论之外,还要议科技创新、来年思路、民生实事。”仪征新集镇党委副书记赵有海介绍,今年冬训中,镇上就要求支部开展“五个一”活动:对制度进行一次更新、举行一次集中宣誓、组织一次访贫问苦、进行一次问题集中排查、组织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
阜宁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不少基层单位,过去客观上存在着“带头富”成效明显、而“带民富”不够平衡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群众基础。为此,阜宁2012年度冬训冬学中,不仅动员组织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地出钱出物慰问困难群众、拆迁群众,而且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把“带民富”、“大家富”、“共同富”的目标追求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自己的日常行为。
海门市货隆镇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书画之乡”。为进一步拓宽农民书画致富之路,冬训期间,货隆镇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座谈,并鼓励镇区各类书画机构予以支持。冬训开展以来,该镇开办书画培训2期,吸收书画爱好者50名,加工的书画作品销往中国台湾及马来西亚的10多个旅游胜地。
省委党校副校长桑学成教授多年关注冬训工作。他说,江苏的冬训,全国独创,长期坚持,不断创新,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村干部党员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品牌,也日益成为深入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