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首页 > 基层情况 > 正文
小巷里的80后“新知青”——记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社区大学生“村官”们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2-03-15 13:23

  说起社区,不免让人联想到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在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社区里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小巷总理”队伍——他们是一群80后的年轻人,他们是21世纪的“新知青”——他们就是扎根在社区的大学生“村官”们。
  小巷故事之一:网上党费代缴
  2011年年初,盛泽社区的大学生村官们设立了党建服务岗,除对居住在本社区的党员上门收取党费外,还推出了“网上党费代缴”这样的服务,很是方便了一批人。在城西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小王就是这一服务的受益者。小王家住盛泽印染新村,她2005年入党,2009年毕业后就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社区,这样每月的党费都需要在社区缴。而小王平日里早出晚归,每天下班回来后社区也已经关门了,因此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来交钱。这件事让这个小姑娘很是翻烦心。于是,针对小王这样平时工作较忙,抽不出时间来叫党费的上班族党员,党建服务岗的大学生村官们推出了“网上党费代缴”服务。从这以后,小王每月在工作之余,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党费的缴纳,十分方便。
  除了小王这样的本地上班族之外,盛泽各个社区还有不少在外工作和学习的流动党员,远的甚至远在国外。这些党员都可以通过支付宝平台,自助完成党费缴纳,通过社区大学生村官与其的沟通,社区也加强了与这部分党员的联系。
  故事背后的故事
  网上缴费,还仅仅是党建服务岗新创意中的其中一项。盛泽镇社区大学生村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了一系列党建服务。创建了“123”党员信息化管理平台,努力做到零距离服务社区、服务基层、服务党员群众。
  一是发送“1条短信”,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可以说是每位党员的第二次生日,通过在“入党纪念日”给每位党员发送祝福短信,让他们时时铭记入党誓词,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开通“2种党费交纳方式”,方便党员缴纳党费。除了采取上门收取党费外,还在网上开通了网上党费代缴服务,方便那些外出工作和学习的流动党员,以及一些平时抽不出时间到支部缴纳党费的党员都能及时足额缴纳党费。
  三是搭建“3个网络学习和交流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搭建了即时通讯平台、在线社交平台和社区微博平台,加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开展网上专题学习和讨论。目前已经开通了“QQ党务咨询”和盛泽社区微博,在人人网和绸都村内网上建立了党员小组和论坛,不仅为党员的教育管理方式开辟了新渠道,也大大方便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受到了社区党员群众的欢迎。
  小巷故事之二:村务微直播
  近阶段,盛泽镇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卫生镇,政府发布了乌新桥和南新桥两岸环境整治公告,社区大学生村官们当然第一时间将此信息上传微博。
  谁知,公告刚上传到微博,立即引发了“粉丝”们的“口水”围观,“搞不好的”、“做做样子的”……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大家都持观望甚至是怀疑的态度。前几天,整治开始启动,第一阶段着手对平桥一带进行施工。联想到微博上“粉丝”的反应,社区大学生村官们干脆跑到现场做起了微博“现场直播”,当正在施工的图片上传后,“粉丝”们的评论有了180度的转变,变成了“就应该这样来整治”、“没想到政府动真格了”……
  而社区大学生村官也发现,部分居民也在自发地对乱搭乱建和围栏种植进行自我整改,这一带眼下正悄悄地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套用一句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有图有真相。
  村官微博只是社区网上服务的一项内容,打开网上社区居委会的网页,还有网上代办居民医保服务、社区的网上公告栏、网上社区警务室等,居民们还可以就自己关心的社区问题进行在线咨询和举报投诉。对此,社区领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社区大学生村官们通过虚拟网络,为居民与社区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搭建起了一座全新的沟通桥梁,是在网络时代一次非常有创意的尝试。”
  故事背后的故事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联系群众、通达民意、排解民忧的作用,盛泽镇社区大学生村官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下,开通了“网上居委会”。由社区大学生村官对网上居委会进行管理维护,负责与居民进行在线交流、开展工作。
  社区大学生村官们每天要定期登录“网上居委会”,及时公布社区基本信息、服务承诺、便民措施和社区公告通知等,对居民发表的意见、建议、投诉,要及时作出回应,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为保证在线回复质量,还建立了在线协调机制,通过《问题处理流程单》制度,将社区难以解决或需政府部门介入的问题,提交相关部门及时参与,协调解决。2011年盛泽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网上居委会还专门开设了创建专栏,对居民进行网上宣传教育。
  盛泽镇社区“网上居委会”以“虚拟网络、真情沟通”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互动的特点,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收集民意、反馈民情、服务民生、凝聚民心,拓展基层党建和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内涵、新空间,吸引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社区主体积极参与,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此外,“网上居委会”还开通了盛泽社区微博,目前已发布便民信息近3000条,拥有居民粉丝近2000人,与居民开展网上互动交流4000余条,通过网络拉近了和居民之间的距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小巷故事之三:陈小姐的淘宝店
  陈小姐的“韩衣宣言”淘宝店开张快5个月了,现在平均两天能接到一单生意,这让这个26岁的女孩很有成就感。“这要感谢我的强大‘后援团’——盛泽镇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她笑着说。
  陈小姐大学毕业后,看到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便萌生了网上创业的想法,爱打扮的她决定开家韩装店。但陈小姐很快沮丧地发现,自己并不精通电脑技术,更不会打理店铺,这使得店面看上去很简陋,没有吸引力。她的店挂在网上无人问津,很快淹没在淘宝网浩如烟海的服装店铺中。
  让陈小姐的小店“起死回生”的是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他们将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派上了用场:学管理的村官给陈小姐出主意,名字要取得吸引眼球,小店重新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韩衣宣言”;学计算机的村官给店铺做各种“装修”,包括图片处理、文字修饰等;学财会的村官指导陈小姐如何规范进货、出货;学新闻的村官为陈小姐出各种宣传包装的主意。当月,陈小姐的老店装修一新,换了个招牌后正式挂牌营业了。不久,店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笔生意。
  盛泽镇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已为15名立志网上创业的社区青年居民成功提供了技术和宣传推广的支持。他们第一个扶持开设的网店现在已经有了“三颗钻”的等级,做成了近千笔生意。
  故事背后的故事
  盛泽镇各社区大学生村官到社区任职后,积极创先争优,探索为民服务的良策,多渠道地开展特色工作,在上级团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社区大学生村官们从身边小事着手,从点滴做起,争做基层工作的有心人,为社区的基层服务增添了青春活力。
  在上级组织部门、团委和社区领导的指导下,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低碳生活、义务植树”美化环境活动、扶持青年创业宣传活动、五四青年水乡行活动、纪念5.12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区校联动、区村挂钩”未成年人假日学校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
  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还热心公益,事无巨细,只要群众反映,大学生村官都会一致响应,带上工具前去帮忙,年轻人的热心肠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还统一制作“大学生村官便民服务信息卡”发放到居民家中,卡上印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热线和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方式,方便居民联系,贴心服务,有求必应。为了更好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学生村官还争当服务多面手,党建信息员、人民调解员、物价监督员、体育指导员、人民陪审员、啄木鸟巡访员、新闻通讯员、创业宣传员、普查指导员……邻里间有个家长里短,大学生村官总是不厌其烦上门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居民排忧解难,拉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活跃着他们为居民服务的身影。
  去年人口普查期间,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研发了人口普查网上预登记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社区流动居民的人口普查工作。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网、大学生村官之家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化方案征集大赛中,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创办的“绸都村内网”荣获二等奖,2011年年初又获得了吴江市2010年度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奖。
  2010年,由盛泽镇社区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队自编自演的“大学生社区村官之歌”——《我为社区添活力》还登上了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的舞台。高亢的歌声和强劲有力的动作将“社区大学生村官”的蓬勃朝气演绎的淋漓尽致,激情昂扬的自编歌词表达了“大学生村官”立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建设和谐社区、幸福绸都贡献青春的坚定决心。
  在街巷里弄的实践中,这群80后“新知青”得到了锻炼;在锻炼中,他们得到了成长。通过近三年的基层工作,他们或成为了社区的一把手,或成为了居民们的贴心人,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他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求教,不断进取,通过内修外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的基本功,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