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社区党建 > 正文
党建制度铸就力量——江苏省吴江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纪实之二
来源: 《现代领导》2012年1月上半月刊       发布时间:2012-02-17 13:51

  制度是一种力量。健全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良性的制度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基石。江苏省吴江市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过程中,以制度管理谋划社区建设,在激活社区党建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党员的学习教育和考核监督、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先行先试,动员了社区各方面力量,营造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温馨家园。
  智能化管理:有一种制度是活力
  智能化、人性化的党员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党员的活力,发挥其作为榜样的无穷力量。
  吴江市创新农村社区党组织的“五级管理”制度,逐层推进,实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即打破原来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以现有社区居住点为基点,建立“管委会党工委——社区党委——工作站党支部——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五级社区党组织管理网络。党员人数符合条件的社区成立党委,根据居住片区成立工作站党支部,就近居住的每20名党员配备一名党小组长,公寓房每10栋楼、宅基地自建房每100户挑选一户“党员中心户”。
  “社区设立了党员中心户和党小组长,有什么事就近去串串门说一说,便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很方便,又有邻里间亲切温暖的感觉。”来自山湖花园社区的老党员李伯伯如是说。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发展局沈芳芳副局长感叹道:“‘五级管理’制度打破了原来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转换为以社区为单位的智能化管理模式,让社区党组织更扎实地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山湖花园社区党委在126名党员中组建了5个工作站党支部和14名党员中心户,目前已成为架在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老党员金玲珍家被推选为社区“党员中心户”,她负责联系11名党员,开展结对活动、服务群众。上个月,金玲珍和自己所联系的11名党员参加社区“亲帮亲、邻帮邻”走访活动,慰问和帮扶社区困难居民。新搬入社区的70岁党员许明华瘫痪在床,行动不便。金玲珍带领几个邻里党员多次登门看望,社区党员志愿者还每周三次上门服务,为他洗衣晒被、打水端尿……令许明华十分感激。
  在农村向现代化新型社区转型过程中,吴江市探索推行“一人双向智能化管理”制度,即依托电脑终端系统,在社区党委、工作站党支部开通党员智能化管理学习平台,为社区党员配发“党员管理卡”,通过刷卡记录党员活动情况。党员在原村党组织参加换届选举、民主评议及其他重大事项决议等活动,而日常教育、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则在社区党组织开展,并通过刷卡记录具体活动情况。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杨工作站党支部党员吴秋明,原来居住在庞山村。2008年,他家拆迁安置到城南花苑社区,但由于庞山村党支部活动场所仍在原来村部,“每次参加党员活动,都要骑半个多小时车回去,这样的‘两头跑’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吴秋明告诉记者,“一人双向智能化管理”制度实行后,他再也不用两头奔波了。
  党员学习日:有一种制度是坚持
  常态性﹑持久性的党员学习制度能够赋予社区党员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率先垂范,乐于奉献。
  “润党性之泽,求和谐之同”,迎面扑来的10个金色大字书写在山湖花苑社区服务中心展示厅墙壁上,一群社区党员围在墙壁上悬挂的“鲈乡廉碑”、“党员风采”等栏目热烈地讨论着,几个老党员还向廉洁的乡贤鞠躬敬礼……该社区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观、学习、讨论,促使党员提升党性修养,感受社区的和谐和美好。为永葆党的先进性,使党员学习活动经常化、网络化,吴江农村新型社区创设“党员学习日”制度,包括“周末学习日”集中学习、“网络学习日”在线学习、“短信互动日”移动课堂学习等,以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社区党组织每周向党员发“红色短信”,开通社区网站,开设学习专栏,社区党员干部定期登陆系统开展自学活动,提升思想、科技、文化素质。
  叶泽湖花苑社区党委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建立了一套由多个“活动日”组成的党员学习教育新机制,推行“每周学习”和“每月思想汇报”制度,让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汇报个人思想、学习和工作、生活情况。吴林荣是该社区的入党积极分子之一,他说:“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我们都会参加党支部的‘周末学习日’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状况等,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努力向组织靠拢。”
  叶泽湖花苑社区党委书记朱建元告诉记者:“我们社区每周开展党员‘网络自学日’活动,在社区网站上发布红色经典文章、多媒体视频等,2011年8月份以来,社区党员已集中观看了《建党伟业》、《社区新事》等多部电影和视频音像。”
  在网络技术时代,吴江市积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设立常态性的远程教育学习制度,通过远程教育在线直播,创建学习型社区。据吴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沈震松介绍:“我们向吴江新闻网、吴越在线网、吴江电视台借力,举办多期远程在线直播节目,不少社区积极组织收看节目,并围绕党员教育、政策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
  2011年1至10月,该市开展网上直播活动30余次,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集中收看,并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热线电话、现场提问等形式互动交流、反馈学习体会和疑难问题。汾湖经济开发区新友花苑社区有一位来自三和村的党员老汤,习惯在原村参加组织学习活动,来到新社区有点不适应,当他看到其他党员忙着发手机短信、打热线电话进行互动学习交流时,有些眼馋,暗暗使劲,不久便学会了收发“红色短信”、通过网络下载红色电影等,他还通过短信等形式发动邻里献爱心、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成为党小组学习积极分子。
  “双管双考”:有一种制度是监督
  人无压力不奋进。考核监督制度,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他们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一种外部动力。
  “新型社区的党员怎么管理考核?由于同村村民安置在不同社区,同一社区包含不同村民,我们让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留在原村,临时组织关系办在新社区,实行‘双管双考’制度,效果很好。”吴江汾湖开发区组织人事劳动局施建中局长告诉记者。根据吴江农村新型社区的党员“双管双考”制度,社区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原村,临时组织关系在新社区,每位党员通过“双管双考”联系卡记录“活动情况”,每年定期把党员在新社区的学习、服务等表现情况返回原村组织考核,新社区和原村党组织“双重管理、双重考核”。
  吴江通过创建党员“积分考核日”﹑“一考双职”制度,实施分类量化考核,使普通党员“无职有位,有位有为”;让干部党员“晒成绩、亮家底”,使先进的有光荣感和成就感,后进的有紧迫感、危机感,激励党员创先争优。
  据叶泽湖花苑社区西港党支部书记吴建新介绍,当前,农村拆迁工作是矛盾的焦点,也是农村党员的考核重点,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在拆迁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化解动迁农民的思想疙瘩。一次,西港村几个党员蹲在一动迁户家里,连续劝说四五个小时不见效,于是见这家户主忙什么就帮他干什么,他扫院落,就帮他扫;他去菜地挖萝卜,就赶到菜地帮他挖……最后,诚心终于感化了这家动迁户。自“一考双职”制度实行以来,吴江市已有17622名党员参加积分考核,8244名党员设岗定责,1487名党员参加承诺评议,开展岗位服务活动21348次,兑现承诺事件4186项。
  汾湖经济开发区新友花苑社区由20多个不同村党员整合成4个支部,村与村之间难免有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每年年终,社区的困难户照顾、低保评审、福利分配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通过党员会议摆在桌面上讨论,保证民主、透明、公开、公正,让社区党员和群众监督。”该社区党委书记老杨说。吴江农村新型社区推行的这种“党群议事制”和“党员提案制”,有力推进了社区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决策管理。社区党组织在做出涉及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的重大决策前,召集老党员、老干部、居民代表等开会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科学论证和决策,增强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感。
  江苏省吴江市创新基层社区党建制度,以智能化的管理制度激发党员活力,以持久性的学习制度考验党员耐力,以“双管双考”等考核监督制度调动党员前进动力,从而形成了一股合力,促进农村社区管理和建设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