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长效机制 关爱帮扶促和谐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1-12-01 16:42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和党员”。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吴江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比如,重病探望制度、病故吊唁制度等切实温暖了党员的心,“红色短信”、“红色连心卡”等搭建起党组织和党员间的“连心桥”,“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激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优秀、争当先进。
但是当前关怀帮扶机制与广大党员的期望和社会发展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对党员的政治激励关怀还不够,党员“应尽的义务”强调过多,“应有的权利”行使不够,部分党员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时比较迷茫。再比如,目前党员关爱帮扶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般较多的是逢年过节送钱送物,长效的“造血”帮扶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党员年年帮、年年困的现象还客观存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结合“党员干部进万家”等活动深入基层访寒问苦,了解广大党员所需、所盼、所求,掌握广大党员“难”在何处,“忧”从何来,“盼”为何事,设身处地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感情上关怀、精神上激励,使党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关键处、做到党员心坎上。
要加强思想引导,坚持物质扶持和精神帮助有机结合,在加大物质帮扶、生产帮扶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激励和技能培训,努力从提高思想观念、提高生产技能方面对困难党员进行全方位帮助和扶持。
要加大资金投入,探索采取党费拨一点、基层党组织助一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捐一点、社会各界筹一点的方法,建立党内关爱基金,专门用于关爱、帮扶困难党员,使一些遭遇重大疾病和灾难,生活特别困难党员得到及时救助。
要建立健全制度,整合社会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把帮扶困难党员放到帮助困难群众的大局中去思考和筹划,形成社会化帮扶救助机制。要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对困难党员实施“一对一”帮扶。各级党组织要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困难党员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开展党员关爱帮扶激励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近年来,吴江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比如,重病探望制度、病故吊唁制度等切实温暖了党员的心,“红色短信”、“红色连心卡”等搭建起党组织和党员间的“连心桥”,“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激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优秀、争当先进。
但是当前关怀帮扶机制与广大党员的期望和社会发展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对党员的政治激励关怀还不够,党员“应尽的义务”强调过多,“应有的权利”行使不够,部分党员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时比较迷茫。再比如,目前党员关爱帮扶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般较多的是逢年过节送钱送物,长效的“造血”帮扶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党员年年帮、年年困的现象还客观存在。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爱、帮扶机制,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结合“党员干部进万家”等活动深入基层访寒问苦,了解广大党员所需、所盼、所求,掌握广大党员“难”在何处,“忧”从何来,“盼”为何事,设身处地为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从生活上关心、物质上帮助、感情上关怀、精神上激励,使党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关键处、做到党员心坎上。
要加强思想引导,坚持物质扶持和精神帮助有机结合,在加大物质帮扶、生产帮扶力度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激励和技能培训,努力从提高思想观念、提高生产技能方面对困难党员进行全方位帮助和扶持。
要加大资金投入,探索采取党费拨一点、基层党组织助一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捐一点、社会各界筹一点的方法,建立党内关爱基金,专门用于关爱、帮扶困难党员,使一些遭遇重大疾病和灾难,生活特别困难党员得到及时救助。
要建立健全制度,整合社会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把帮扶困难党员放到帮助困难群众的大局中去思考和筹划,形成社会化帮扶救助机制。要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对困难党员实施“一对一”帮扶。各级党组织要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困难党员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开展党员关爱帮扶激励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