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首页 > 基层情况 > 正文
“四色”小课堂激发村官活力
来源: 《苏州日报》2011年11月25日07版       发布时间:2011-11-25 09:30
  红色课堂学理论、绿色课堂促实践、紫色课堂伴成长、橙色课堂助廉政。今年4月,吴江松陵镇创新基层党员干部培养选拔激励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开始着力打造“四色”村官小课堂,通过对干部选用、成长培养、晋升提拔等方面进行立体培训,提升全镇村、社区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带头发展意识。
  统计显示,自村官小课堂开设以来,该镇农村信访量同比下降18%,村、社区干部综合满意度达98%。良好的氛围为村级经济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各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12%以上。
  千余人次参加培训,“红色课堂”提升理论素养
  松陵镇是吴江市的城关镇,在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的地理位置给该镇的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动迁工作任务多,产生的矛盾纠纷使得农村维稳工作难;土地征用多,造成村级经济发展难;整村动迁后安置分散、外来人口多,带来社会管理难。”松陵镇党委组织委员李静宇告诉记者,在新时期发展中面临的“三多三难”,对该镇领导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立足村、社区干部工作实际和业务需求,我们的工作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李静宇介绍,今年4月,松陵镇从创新基层党员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出发,推出红、绿、紫、橙四色“村官小课堂”,重点围绕干部选用、成长培养、晋升提拔等环节进行立体培训。
  村官小课堂从创办之初就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每月确定1-2个培训主题,年初统一制作下发红色课堂培训菜单,组织各村、社区干部根据需要开展“菜单式”选学。通过学时制的管理模式、修学分的量化机制,对参加学习的各村、社区干部进行考核。听课人员在填写《农村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学时登记卡》后,每参加一次培训登记3个学时。村定工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每年必须学满21个学时,误工干部15个学时,其他村、社区工作人员6个学时,培训情况与年终考核相挂钩。
  目前,“红色课堂”已累计举办人民调解法律政策、当前经济形势、便民服务业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14期,1043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村、社区干部的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走出去、请进来”,“绿色课堂”激活成长机制
  除了学时制与学分制的“菜单式”选学,如何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李静宇介绍,在“绿色课堂”培训中,他们先后组织近80名村、社区干部到常熟蒋巷村、汾湖元荡村等先行村学习,通过邀请这些村的相关负责人前来授课,交流村级经济发展和为民服务经验,进一步开阔村、社区干部的发展思路,提升服务水平。此外,他们还选拔村书记、主任到镇动迁办、农村工作片等部门挂职;安排新招录的大学生村官到机关部门、事业单位蹲点锻炼、举办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月活动等方式,不仅让村、社区干部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工作能力,同时也让机关干部在深入基层一线的工作中更好学习把握大局的本领。
  今年26岁的松陵镇农创村大学生村官沈军金到镇上的民政、司法等部门进行锻炼后,回到村里不仅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支委、定工干部一职,他还借助自己在挂职期间的所见所学,所感所悟,扛起了农创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村级经济增收的重任。
  能上能下,进退有序,干部满意度达98%
  松陵镇依托“四色”课堂中的紫色与橙色,在帮助村、社区干部成长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套不合格干部退出机制。
  基于“紫色课堂”伴成长的宗旨,该镇进一步打通全镇上下互动的交流平台,加大对基层一线干部的提拔使用力度,机关单位涉农部门优先考虑招录村一线干部。同时,松陵镇还注重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先后招录45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目前,该镇已有11名农村干部被提拔到镇机关单位任职,26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先后有10人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职,4人成为镇局级后备干部。此外,该镇还有3名优秀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担任村书记。
  “橙色课堂”通过开展廉政教育集中党课,组织村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以鲜活生动的事例督促村干部绷紧勤政廉政弦,自觉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同时,还理顺了不合格干部退出机制,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今年上半年,该镇某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就因时常不到岗、工作不认真等问题,在诫勉谈话无效后,自行退出村官队伍。
  “实践证明,村官小课堂是基层党建工作应对形势变化的必要之举。”李静宇说,一组数据能充分说明“村官小课堂”的成效:目前,该镇农村信访量同比下降18%,村、社区干部综合满意度达98%,各村村级经济收入同比增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