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机关百名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
来源: 《新华日报》2011年10月26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10-27 09:16
  2011年,是江苏“两个率先”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向前迈进的关键之年。
  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定了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目标任务。
  实现新目标新任务,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省委书记罗志军提出,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在前列,在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也要走在前列,要在领导干部中把“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叫响,使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作决策、定政策、办事情,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期盼,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度落实中,凝聚基层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两个率先”共同奋斗。
  正是基于这样深邃的思考,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制度确定下来。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调研,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6月份以来,江苏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全面展开。截至9月底,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101人陆续深入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调研,共召开各类座谈会270多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600多户,接待上访群众72人,帮助解决具体问题400多项,撰写调研报告83篇。“三解三促”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和交口称赞。
  省委、省政府领导率先垂范作表率
  省委、省政府领导率先垂范作表率,是此次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的显著特点。
  6月15日至1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轻车简从,到姜堰市沈高镇沈高村调研。五天四夜,吃住在农家,先后走访了20多家农户,看望了村里一些老党员,开了六个座谈会,与部分种养大户、个体私营企业主进行了交流,考察了农业生产和村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参加了田间劳动,接待了上访群众。6月16日至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也来到沛县胡寨镇草庙村住户调研,16日下午到村后就马上开始走访农户、察看大棚、慰问老党员,足迹遍及草庙的三个自然村。
  6月23日,罗志军书记到省委省级机关工委调研,结合自己调研的切身体验,对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中的“为什么要下”、“能不能下”、“怎么下”、“下去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随后,省委常委、副省长等领导也都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有的到困难乡村,有的到基层站所,有的到工厂企业,有的到矿井巷道,有的到海岛边防……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基层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共谋发展对策,加强工作指导。
  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带着感情、责任和研究思考的问题,下到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这么多的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住到农家,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给基层群众带来了惊喜和期盼。
  带着真情真心沉到最基层
  改进领导干部下基层方式,带着真情真心沉到最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是此次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活动的最大亮点。
  参加调研的领导同志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坚持到矛盾大、困难多、经济薄弱的地方去。67名领导同志走进农村,34名领导同志深入企业、厂矿、站所、学校等基层单位。活动中,领导同志不事先踩点、不层层陪同,不搞特殊接待,自备行李,自付生活费用,直接下到最基层,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拉家常、讲政策、议发展。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中,许多领导同志深感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调研中,领导同志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解决了一批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实际问题。如小水利建设、道路桥梁维修、环境污染整治等影响当地发展的急事,新农合、新农保方面的矛盾,经济利益纠纷、慰问帮扶特困群众等。大家还注重与基层干部共商扶贫济困长效机制,探索从制度层面化解民生困苦。
  不仅仅是帮贫解困,下基层的领导同志更注重检查、了解和分析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本部门具体措施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自觉站在基层、群众角度看待制定和落实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剖麻雀,思考全局工作,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参加的领导同志在离开调研点之前都普遍召开当地领导干部座谈会,通报调研情况,商议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调研后,深入分析梳理基层群众意见和诉求,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体会,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组织力量再调研,提出对策建议。一些领导同志还对涉及跨部门或需要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接待来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许多领导同志下基层前,就通过信访部门认真了解掌握所去地方的信访情况。住点调研期间,坚持敞开大门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的化工污染、药品价格、电压增容、农业开发等多方面的矛盾问题,认真宣传有关政策法规,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能解决的立即给予协调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耐心地解释,给群众一个明确的说法,领导干部主动下访,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扎下深根才能攀得更高
  “三解三促”活动,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不仅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参与的领导同志也普遍感到感触深、体会多、收获大。
  许多领导同志动情地说:现在虽然通讯发达,资讯便捷,但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走下去,沉下去,才能明了办公室决策与田间地头差距的大小,领导干部下去了,党和政府就走进群众心里了,领导干部走进群众心里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里就有位置了。特别是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相对来说也更早更多,只有与最广大的基层群众保持最广泛的接触,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调研期间,领导同志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冷暖相知,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家感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党的政策,真诚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热切期盼好的政策得到落实;基层干部整日奔波劳碌,面对的事情和问题琐碎具体,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基层的发展稳定,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有不少困难和瓶颈,亟待破解。活动期间,一些领导同志坚持写民情日记,把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写在本上,记在心头。许多领导同志在住点结束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与群众约定适时回访。许多领导同志离开住地时,当地群众都依依不舍地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像这样没有架子,真心办实事的干部,我们老百姓感到很亲。”
  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也加深了领导干部们对江苏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许多领导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只有真正沉入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会“浮”出来,我们工作中的偏差、盲点才会“亮”出来,我们的各项决策各项工作才能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意愿和要求。下基层的领导同志纷纷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对新农村建设、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市场体系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江苏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调研活动为领导干部与最基层干部群众搭建了直接沟通、深入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支持。领导干部以政策宣讲、座谈交流、专题辅导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委的惠民利农政策,面对面地释疑解惑,使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对一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多的理解与谅解,基层群众也深深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心气更顺,干劲更足,对跟党走、过上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三解三促”活动在省、市、县机关党员干部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一些领导同志调研后,在班子或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分享心得感悟,与大家一起反思工作中的得失,审视服务基层群众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也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当地实际,深化“三解三促”活动内容,积极拓展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江苏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为江苏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