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基  石 > 正文
先锋农创创先锋——记松陵镇农创村党总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9月26日05版       发布时间:2011-10-08 09:32
  农创村位于吴江市松陵镇南端,全村面积5.1平方公里,共有村民476户、1167人。农创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67名。
  近年来,村党总支拓展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农创村耕地面积广、具备发展规模设施农业的先天优势,先后规划建设了100亩葡萄园、100亩甘蔗园、100亩西瓜种植园、600亩花卉苗木场、1192亩水产养殖基地和1个良种繁育基地,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面积达1600亩。鼓励村民根据市场需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进农业向新、高、名、优、特方向转型,延伸产业链条。
  作为苏州市“先锋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创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农创之路”。
  专业合作社构建富民新体系
  粮油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良种专业合作社、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农创村内,这些专业合作社带领着全村村民一起发展致富,合作社里的党员们更是积极发挥着致富“领头雁”的作用。
  顾慕贤是农创村的老村书记,2007年,他在村里创办了水稻种业专业合作社,与南京农科院的“超级水稻”研究组合作,进行水稻良种培育实践,培育成功之后,销售给南京农科院,再向全国推广。
  据顾慕贤介绍,目前,水稻种业专业合作社所管理的良种基地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亩,常年聘请村里十几位村民进行管理。水稻收割最忙的时候,全村上百名村民一起参与收割,光收割的这十来天,每个村民可以拿到几千元的报酬。目前,合作社入股金额已达120万元,社员102户,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受益。通过这样的专业合作社模式,越来越多的农创村村民参与到现代农业中来,实现发展致富。
  为推进规模经营,农创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实现整村流转,规模化经营率达到100%,每年实现规模农业收益300多万元,村民每年能拿到1000多元分红。
近年来,依托松陵镇农投公司平台,农创村还集体投资共建了联杨、八坼、城中农贸市场等项目,盘活村级资产;按照“三集中”原则,规划建设工业小区,集聚13家企业;围绕200亩山荡围垦土地以及高压线下500亩土地,发展休闲农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幽兰居、绿宝园2个生态科技农业项目,将荒废的土地高效利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优化了生态环境。
  党员提案制树立先锋形象
  2007年,农创村党总支开始实行“党员提案制”,让党员就关心关注的党务、政务、民生等事项,以提案形式向党组织反映,由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理,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联系沟通。
  “通过‘党员提案制’,村里的党员干部收集到了一批村民关于建房、修路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和问题。”农创村党总支书记钟阿二介绍说,每周一上午,村党总支召开工作例会,会上,党员干部会把自己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以提案的形式提出来。
  71岁的老党员沈钰芳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热心人”。几年前,他以提案形式建议在农创北村15组附近修建一处驳岸,驳岸修成后,给北村的排涝工作带来很大帮助,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去年9月初,应群众建议,老沈又向村党总支提议修建一个老年活动室。村党总支在接到老沈的书面提案后,经研究,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去年9月27日,一个拥有电视机、棋牌室等多种功能的老年活动室向农创村村民开放了。
  创先争优落实为民服务宗旨
  近年来,农创村党总支通过各种方式,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想方设法为村民强服务、谋福利。2008年,农创村“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成立,成为全市最早一批“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
  农创村还投资建了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农民剧院”。每年,村里都会邀请各类专业剧团为村民演出,大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去年,无锡锡剧团、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应邀来村演出,剧院里人山人海,演出场场爆满,时不时地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村民们着实享受了一顿顿“文化大餐”。
  村里的老村民庞阿七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前段时间,庞阿七要办一张吴江市民卡,但是到吴江市区办理着实不便。村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很快安排工作人员,帮助庞阿七准备相关资料,替他到吴江办理好了市民卡。如今,农创村村民在办理社保、退休等手续时,遇到问题、困难时,都可以到村里找工作人员帮忙协调解决。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农创村党总支还多次邀请市委党校老师、镇机关部门领导为党员授课,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此外,农创村还积极推行“党员双带联络制”、“党员‘一考双职’”等工作,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新农村凝心聚力。
农创村党员正在投递党员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