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心系发展为民谋利——创先争优之苏州优秀党员群像扫描(下)
来源: 《苏州日报》2011年9月10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09-10 15:23
  在我市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广大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忠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为民,在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中,比素质、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涌现出一批勇立潮头的先进典型。
  榜样,就是力量!在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下,我市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把力用在科学发展上、把心用在为民谋利上,人人敢做解放思想先行者,个个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
  转型升级当先锋  弄潮儿向涛头立
  发展就要勇为、敢为、有所作为;科学发展就要能为、善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苏州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齐名,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支点。
  从发展乡镇企业起步的“苏南模式”,再到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拥有发言权的旗舰型民营企业,伴随着苏州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是一大批优秀党员企业家的茁壮成长。在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这些党员企业家们继往开来,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争当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弄潮儿。
  在长江下游的南岸,一个名叫沈文荣的钢铁汉子,率领沙钢人用时35年,把一个由45万元起家的作坊式小轧钢车间建设成总资产1500多亿元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中国冶金界响当当的“跨栏王”。
  历史将永远铭记,2009年在通往世界500强的红地毯上,“中国沙钢”接受了世界冶金诸强的惊叹。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在世界500强的殿堂里,“中国沙钢”排名较上年递进29位。在世界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这两年里,沈文荣和沙钢完成了两次近乎完美的“深蹲高跳”。
  站上更高的发展起点,沈文荣和沙钢豪情更甚,“十二五”期间,沙钢将通过并购联合,资产重组,工艺创新,炼钢能力力争达到5000万吨;钢铁大物流年销售量力争达到8000万吨;集团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争取3500亿元,利税超300亿元,均要比“十一五”翻一番。
  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外向型经济强劲的苏州,自主创新要从引进、借鉴中吸收、再创新。
  从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陈旧的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还有120万元的债务起步,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崔根良带领亨通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企业集团、中国500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企业。
  在企业发展面临困局的时候,亨通集团通过借助外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三年实现了三级跳。从1995年起集团的通信电缆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   2010年,集团实现年营业收入160亿元,当年税收贡献总额超9亿元。作为亨通腾飞奇迹的编导和主角,崔根良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永不言败、永争一流的可贵精神。
  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共同信念。作为科技人才队伍中的党员,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茳始终有着一个“中国芯”的情结。
  十多年前,在摩托罗拉拿着高薪的郑茳毅然辞职,带着他的嵌入式芯片技术来到苏州创业园创办了国芯科技,理由只有一个:“我想让中国的集成电路有一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 ”
  十年后,苏州国芯的高性能嵌入式CPU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信息产业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众多奖项,并连续6年保持了国产嵌入式CPU产业化的第一品牌。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郑茳不仅在事业上创造着辉煌,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团队中凝聚人心。苏州国芯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其中超过五分之一是党员,在郑茳的带领下,这些优秀员工均已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为民服务奉献在前  永不言苦心向群众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也是创先争优的本质要求。
  扎根基层,在为老百姓解决一件件看似寻常的生活小事中,体现不平凡的精神追求,陆仁华、刘嫣静、郭晓红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和执着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社区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全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如果解决不好,居民们心里就会有疙瘩,那就是社区书记的失职。 ”常熟市虞山镇枫泾社区党委书记陆仁华,一把轮椅千家事的故事感动了全市人民。他以残疾的身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辖区居民的衣食住行、人情冷暖。
  陆仁华身边常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辖区所有困难户的名字,哪家何时要买粮、买煤了,他都会按时派人前往提供帮助。平时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他知道了,他的轮椅就会出现在这一家。一次,他听说一区有几栋楼的水管冻裂,居民家进了水。他立即丢下饭碗赶去,一面指挥抢修,一面硬是把身子挪下轮椅,猫着腰和管道工一起动手,直到全部修好为止。心系孤老,雪夜急送庞老太进医院,他自己却累得没来得及踏进家门就晕倒在地;小区抢险救灾,他与大伙光着脚泡在水里整整3天,直至脚趾发炎溃烂,被迫手术……舍小家、为大家,陆仁华的动力从何而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枫泾,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居民”。“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份挚爱孩子的爱,才会获得孩子的喜爱;作为一名领导,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会获得老师的信任;作为一名党员,要有一种克己奉公的精神,才会获得群众的信服……”这句话是金阊区培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嫣静的工作格言。这句话时时刻刻鞭策着她,使她努力当好一名朴实而又特殊的人民教师。
  初到培智学校,刘嫣静主动任教学生智力水平全校最低、能力最差的重度班。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进餐总是弄得满身、满桌都是饭粒,她每天耐心地指导他们使用勺子。学生大小便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弄脏衣裤,她从不嫌脏嫌臭地帮他们一遍遍换洗。学生叶某因长期在校住宿,缺少家庭关爱而情绪反常,她就将叶某领回自己家中过周末。她还为班中学生制定细致的分类、分层教学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孩子”,为了这个永恒的承诺,刘嫣静把满腔热忱奉献给特教事业,用心去启迪智障的学生,用爱书写一曲共产党员的动人赞歌。
  有人说,在交通管理和执法过程中,交警与司机特别是违法驾驶人始终是一对矛盾。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过平江区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郭晓红。为了化解这对矛盾,郭晓红在执勤中一直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坚持用心执法、用情去感化,尊重每一位交通参与人包括违法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他的人性执法奏响了为民服务的时代强音。
  在一次执勤中,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王某在甫桥路口因骑电动车闯红灯被拦下。他当时对郭晓红的执法根本不屑一顾,反而扬言“今天你耽误了我的事情,要你吃不了兜着走”。郭晓红对其摆事实讲道理,他仍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并声称“你要罚款身上没带钱,要扣车没门! ”在异常尴尬的僵持中,郭晓红再一次严肃而又真诚地敬个礼并对他说:“同志,今天你闯了红灯,按规定要予以处罚。既然你身上没带钱不方便,那么这罚款我给你先垫上。我想你如果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么这五元钱你一定会来还我;如果你不来还我的话,这件事给你的愧疚感,也会让你牢牢记住交通法规。 ”听完郭晓红的话,王某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走了。当天下午他就到岗亭把钱还给了郭晓红。在后来的苏州市公务员万人上街宣传交通法规活动中,王某主动要求做志愿者,并到郭晓红执勤的岗位积极参加义务宣传。
  郭晓红的人性执法,正引领越来越多的市民争当文明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