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基  石 > 正文
百舸争流展活力 选贤任能谱新篇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8月25日05版       发布时间:2011-09-02 08:46
我市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综述  
  竞争出活力,竞争出人才。日前,我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临近尾声,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24名竞岗人选进入组织考察阶段。在扎实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乐居吴江的关键时期,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为全市加快建立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有力地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彰显了市委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拓宽视野   突出广泛竞争
  以公开竞争方式选拔领导干部,在吴江已有多年实践。2004年以来,吴江先后组织实施了公开选拔副科职领导干部、公开招聘市建设局(副)总规划师、公推公选村党组织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等,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断突破。
  “用公开竞争的办法选拔领导干部,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旨在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不断拓宽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新途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铭如是说。
  7月15日,2011年全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共拿出8个副科职领导干部职位,面向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选拔。选拔职位门类比较齐全,既有党政机关部门的,也有经济工作部门的,又有综合性服务部门的,还有企事业单位的。在报考条件上,除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40周岁以下、针对不同职位提出具体职级要求和工作经历外,未在其他方面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团市委副书记一职,对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放宽至2年以上工作经历,职级上放宽至具有副股级及以上相应职务。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干部参与到竞争性选拔工作中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踊跃参与,主动报名,接受组织挑选。此次选拔共吸引192人报名参加竞争,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的1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50人,其中还有2名副科职(级)干部。8个选拔职位中,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职位、团市委副书记职位报名人数分别达到67人和45人,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向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职位由于报名人数没有达到8人,按照《简章》规定予以空缺。
  创新程序   注重岗位匹配
  此次竞争性选拔工作在程序上有所创新,共设置了发布简章、报名和资格审查、人岗相适度评价、调研、民主推荐、测试遴选、体检和组织考察7项程序。其中,人岗相适度评价的运用,在吴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尚属首次。
  “我们通过制度和程序上的设计,进一步强化德才能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确保选出最适合职位要求的优秀领导干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继红介绍说。
  据了解,人岗相适度评价由“学历学位及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及业绩”、“奖惩情况”等指标构成,每个指标设置若干评价要点,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量化为具体分值进行评分。参加人岗相适度评价的评委,既有上级和本地组织人社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专家,也有干部工作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还有来自岗位所在单位有关领导以及兄弟县市相关领导等,体现了广泛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通过人岗相适度评价,每个职位产生8人进入民主推荐环节。
  民主推荐环节也是亮点纷呈。各职位民主推荐会在职位所在单位会场分别进行,经人岗相适度评价筛选产生的竞岗人选按抽签号依次上台演讲,讲述自己的基本情况、经历特长、任职优势等,评委、观众现场投票推荐,当场公布投票结果。
  “这7个职位现场投票人员各不相同,有来自市委办或市政府办分管领导,有竞岗人选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和负责组织人事的同志,还有职位所在单位的分管领导、中层人员等。参与竞岗人员相互之间也要投票,根据得票多少进入测试遴选。”高继红介绍说。
  测试遴选采取结构化面试形式进行,在面试题本设计上突出职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其中,公共题主要测试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7个职位均相同;专业题则根据职位的特点和要求命制,进一步测试竞岗人员在领导能力和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度。
  谈起面试题目,大部分考生深有感触:“这些命题紧贴领导工作实际,考的是平时知识积累,考的是实际工作能力,非突击复习、死记硬背所能奏效,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很难答好。”
  公开透明   打造阳光工程
  吴江始终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核心,坚持严格规范、科学操作,做到凡是能够公开的全部公开,将公开透明贯穿于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全过程。
  此次竞争性选拔工作伊始,就在《吴江日报》、《吴江新闻网》、《吴江党建》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发布《简章》,详细公布具体职位、报名资格和条件、程序、步骤、监督举报方式等。在《吴江日报》上以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答记者问的形式,专门解读这次竞争性选拔工作的特点,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吴江党建》网站开设“2011年全市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专栏,报名、人岗相适度评价、民主推荐、测试遴选、体检与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主要程序的有关情况和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和网络舆情,在“东太湖论坛”等网络论坛上积极回复网友提问,及时介绍政策、释疑解惑。同时,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市纪检监察部门及干部工作监督员,对整个竞争性选拔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除了公开透明外,整个竞争性选拔工作还力求各个环节的严格规范。譬如,严格参照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标准开展测试遴选,结构化面试前一天,各职位所在单位抽签确定面试室和各职位的面试顺序;面试当天,公共考官提前分成两组,直到面试开始前一刻,才由监督人员抽签确定具体面试室,确保面试评分的公平公正。
  “公信度是衡量干部工作的一把尺子。有知情权,才有选择权;有透明度,才有公信度,选人用人才会得到群众认可。”李铭说。
  储用结合   加强跟踪培养
  开展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不仅仅是要选出一批优秀领导干部,同时也为吴江科学发展发现和储备一批优秀干部人才。
  “在报名竞争的人员中,各个环节都有一批人展示了他们的优秀素质,其中一部分是已经进入组织视野的后备干部,还有一部分是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高继红介绍说,每个职位中进入组织考察程序而落选的人员,对其中符合后备干部资格条件的,市委组织部将直接列入镇局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库,进一步加强跟踪培养,一旦有合适的岗位随时可以选拔到领导干部队伍中。
  “参加竞争性选拔更像是经历了一次‘赶考’,无论是否最终胜出,对于今后工作而言,都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参加竞争性选拔的不少年轻干部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充实自己,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随时准备接受组织上的考验和选拔。
  “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是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高选用人公信度的重要途径,今后将进一步常态化、规范化。”李铭表示。
报名和资格审查
人岗相适度评价
民主推荐
测试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