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首页 > 农村党建 > 正文
选得优 下得去 干得好 流得动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8月9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08-09 08:29
——大学生村社干部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
  今天,2011年大学生村社干部招聘开始了。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又将有一批优秀大学生充实到村社干部队伍中,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大学生村社干部276名,225名大学生村社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担任书记、主任正职的有11人。在乐居吴江建设中,大学生村社干部已成为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策马扬鞭驰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健全机制
  一村一社一名大学生干部
  2006年,我市在同里镇、横扇镇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开展公开选聘大学生村社干部工作。从此,每年有计划招聘一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工程在我市得到了全面实施。我市针对大学生村社干部流动和岗位空缺情况,有计划地公开招聘予以补充,动态保持一村一社一名大学生干部。
  在“选得优”的基础上,我市建立大学生村社干部岗前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确保大学生村社干部“下得去”。每名新录用大学生村社干部进行15天岗前培训,到镇(开发区)涉农部门进行3个月岗前实践,掌握基本涉农政策和工作方法。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载体,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鼓励大学生村社干部在职提升学历层次,取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补助50%学费。
  我市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实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续聘、奖惩、选拔、定向招聘等挂钩。在今年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就有10名大学生村社干部通过定向招聘列入事业编制。
  搭建平台
  让大学生村社干部施展才华
  大学生村社干部到岗后,农村、社区党组织落实一名责任人,负责对大学生村社干部进行“一带一”的培养,通过“传帮带”,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支持和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对事业心强、工作出色、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大学生村社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大学生村社干部在农村、社区服务期限满3年,工作优秀、群众公认度高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选拔进入村社领导班子。
  我市积极为大学生村社干部搭建起信息交流、展示自我和提升能力的平台,包括成立大学生村社干部联谊会,举办“大学生村社干部风采月”活动,建立大学生村社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文艺队、扶贫基金会、文学社、民情博客等,引导大学生村社干部积极参与新农村各项建设。同时,我市还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给予政策、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扶持。
  扎根成长
  大学生村社干部放飞梦想
  由盛泽镇大学生村社干部自主创建的村镇信息化网络“绸都村内网”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农村信息化方案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二等奖,并被授予“中国农村信息化先锋”称号。盛泽镇东港村大学生村干部钮艳秋在“绸都村内网”的技术和宣传支持下,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网店,专门制作销售手工布艺产品,并带动村内农户一起参与加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震泽镇大学生村社干部志愿者服务队自2008年10月成立以来,每月开展“菜单式”志愿者服务,为外来工子弟送图书,为贫困户送衣物,为社区假日学校学生授课等,大家在奉献中收获着快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政府搭台,大学生村社干部“唱戏”,他们正在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首首创先争优的生动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