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在吴江的发展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7月29日02版       发布时间:2011-07-29 10: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早已成为吴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业青年人数不断增长的实际情况,吴江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作为全市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和目标考核,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推动这一领域发展党员工作的稳步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吴江坚持以规模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积极探索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制度保障
  2007年,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我市出台了《吴江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范》。
  《规范》从组织职责、组织设置、工作机制、党组织与企业生产经营等几个方面对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进行了规范。其出台标志着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踏上了新的台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010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工委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我市围绕突出重点抓组建、强化指导抓规范、因地制宜抓创新,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有效管理、有效提升,服务和促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在有效覆盖方面,我市通过调整优化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壮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选优配强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措施,力争3年内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70%以上、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50%以上,实现全市7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50%以上新社会组织都有党员;5年内基本实现全市100%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70%以上新社会组织有党员。
  在有效管理方面,我市将着力推进党员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建设、党建工作体系规范化建设,确保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组织、有阵地、有经费、有活动、有制度、有作用。
  在有效提升方面,我市将探索和鼓励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公推直选”党组织书记,推动大型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党组织书记培训制度、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等,深入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和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普遍实践
  2011年4月15日,吴江市人民法院所属10个党支部与亨通集团党委等我市10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签订“友好支部”共建协议。法院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姻”,这在全省属于首创。据了解,这10家非公企业,既有吴江本土旗舰型的民营企业,也有外商投资企业,涉及电缆光缆、装备制造、丝绸纺织等我市支柱产业。“友好支部”共建,是通过建立岗位互换体验制度、公正执法监督制度、法企文化交流制度、定期法律培训制度和法律风险提示制度等五项制度的确立,来发挥作用。
  “法企共建”的创造性实践为吴江非公党建开拓了新的模式和发展方向,是深化“和谐共建”的新举措、落实“创先争优”的新载体、创新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推进党建工作的新平台,为全面建设“乐居吴江”和吴江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增添新动力。
  截至2011年3月底,全市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达22042家,有外商投资企业1400多家。其中,1446家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这些党组织成为各自企业的坚强战斗堡垒,在管理、经营、生产各方面发挥着先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