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7月8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07-08 15:38
征程伴坎坷,创业艰难多。要知胜利路,请看西柏坡。
西柏坡,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土地播撒下的红色种子,指挥规划的红色创举,以及所留下的红色精神,都让西柏坡这个小山村矗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光耀中国革命史册。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确定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农村革命斗争转向城市建设,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记者行走在当年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上,看着会场上朴素甚至简陋的布置,坐在会场的长凳上,眼前似乎浮现起当年的盛会场景。
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赵福山告诉记者:“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在革命成功以后,我党确实有不少领导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面前。”在参加当年在西柏坡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的代表名单中,记者赫然看到了晋察冀代表张子善的名字,“然而,在建国后,张子善却犯了罪,他正是没有做到牢记‘两个务必’的代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启程前往北京筹建新中国。那天上午10时,毛主席异常高兴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信心满满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
“牢记‘两个务必’,始终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务实、高效的作风、民主和集中的高效统一、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这些都是西柏坡精神留给我们的启示。”赵福山告诉记者。
作为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后,西柏坡当地人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践行着西柏坡精神。1958年,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民从富饶的米粮河川搬迁到高岗旱岭上,人均面积由原来的5亩变为0.3亩,生产、生活条件变得十分恶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时至今日,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西柏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记者在沿途看到,如今的西柏坡区域一片繁忙,各大工地上车辆穿梭,施工人员紧张忙碌,人们正在将一个“大西柏坡”的概念付诸实施。
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如今的中华大地,西柏坡精神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柏坡,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土地播撒下的红色种子,指挥规划的红色创举,以及所留下的红色精神,都让西柏坡这个小山村矗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光耀中国革命史册。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确定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农村革命斗争转向城市建设,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夺取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记者行走在当年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上,看着会场上朴素甚至简陋的布置,坐在会场的长凳上,眼前似乎浮现起当年的盛会场景。
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赵福山告诉记者:“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在革命成功以后,我党确实有不少领导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弹’面前。”在参加当年在西柏坡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的代表名单中,记者赫然看到了晋察冀代表张子善的名字,“然而,在建国后,张子善却犯了罪,他正是没有做到牢记‘两个务必’的代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启程前往北京筹建新中国。那天上午10时,毛主席异常高兴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说:“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信心满满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
“牢记‘两个务必’,始终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务实、高效的作风、民主和集中的高效统一、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这些都是西柏坡精神留给我们的启示。”赵福山告诉记者。
作为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后,西柏坡当地人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践行着西柏坡精神。1958年,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民从富饶的米粮河川搬迁到高岗旱岭上,人均面积由原来的5亩变为0.3亩,生产、生活条件变得十分恶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时至今日,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大西柏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记者在沿途看到,如今的西柏坡区域一片繁忙,各大工地上车辆穿梭,施工人员紧张忙碌,人们正在将一个“大西柏坡”的概念付诸实施。
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如今的中华大地,西柏坡精神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