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党员关爱基金突破7000万
来源:
《苏州日报》2011年6月13日02版
发布时间:2011-06-13 09:53
五六月份的苏城,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我市“党员关爱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城乡迅速掀起一场场爱的接力,一笔笔凝结滚烫爱心的捐款涌向“党员关爱基金”,一双双坚强有力的援手伸向困难群众。到昨天为止,市、县市两级“党员关爱基金”数额已突破7000万元,其中44.4万名党员累计捐款5464万元,504家企业捐款1674万元,近万名社会各界人士捐款179万元,总计达到7300多万元。
党组织争创先进,共产党员争当优秀,其根本宗旨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崭新实践载体,4月29日,我市启动实施“党员关爱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三大子活动之一,当天,我市市、县市联动,全面开展2011年度“党员关爱基金”募集活动。
从身边做起,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共建和谐。很快,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开展集中募捐活动,广大党员作表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类企业踊跃捐款。 5月13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在“党员关爱基金”大型现场募捐活动上带头献爱心,将整个募捐活动推向了高潮。市领导、市级机关干部的无声示范,触发了全市各地爱如潮水,100元、500元、1000元,一笔笔捐款在汇集;一份力、十份力、百份力,一股股力量在凝结。市、县市两级“党员关爱基金”专用账户的数字天天在刷新。
城乡各地,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口口相传。渭塘镇离休干部阙福祥,身患癌症,一家三口两个月水费仅用12元,但是他一出院就捐款1万元。预备党员林亚峰、马月平分别一次性捐款5000元。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鞠益忠,从工地上捎来了带着汗水的3000元捐款……值得关注的是,一大批国有、非公、金融企业的名字出现在今年的“爱心榜”上,他们以集体的名义,捐款从5万元到20万元不等,这些企业通过爱心之举践行着回报群众的社会责任。
以帮扶身边困难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为宗旨的“关爱行动”充分显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新的光彩。两年来,“关爱行动”已成为我市爱心帮扶活动的一大特色品牌。作为专项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群众的非营利性资金,今年的“关爱基金”将于6月下旬起开始发放到全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其他有特殊生活困难的群众手里。
党组织争创先进,共产党员争当优秀,其根本宗旨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在全市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崭新实践载体,4月29日,我市启动实施“党员关爱行动月”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三大子活动之一,当天,我市市、县市联动,全面开展2011年度“党员关爱基金”募集活动。
从身边做起,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共建和谐。很快,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开展集中募捐活动,广大党员作表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类企业踊跃捐款。 5月13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在“党员关爱基金”大型现场募捐活动上带头献爱心,将整个募捐活动推向了高潮。市领导、市级机关干部的无声示范,触发了全市各地爱如潮水,100元、500元、1000元,一笔笔捐款在汇集;一份力、十份力、百份力,一股股力量在凝结。市、县市两级“党员关爱基金”专用账户的数字天天在刷新。
城乡各地,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口口相传。渭塘镇离休干部阙福祥,身患癌症,一家三口两个月水费仅用12元,但是他一出院就捐款1万元。预备党员林亚峰、马月平分别一次性捐款5000元。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鞠益忠,从工地上捎来了带着汗水的3000元捐款……值得关注的是,一大批国有、非公、金融企业的名字出现在今年的“爱心榜”上,他们以集体的名义,捐款从5万元到20万元不等,这些企业通过爱心之举践行着回报群众的社会责任。
以帮扶身边困难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为宗旨的“关爱行动”充分显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为鲜艳的党旗增添了新的光彩。两年来,“关爱行动”已成为我市爱心帮扶活动的一大特色品牌。作为专项用于帮扶生活困难群众的非营利性资金,今年的“关爱基金”将于6月下旬起开始发放到全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其他有特殊生活困难的群众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