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万经玲:75岁,还是社区一面旗帜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6月8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06-08 08:19
  在位于震泽镇砥定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见到万经玲时,这位75岁的苏州市“十佳”党员志愿者正在为下午的老年活动作准备,在小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上课程内容。这是他反复做了20年的工作,老万用他的执着,诠释了什么是20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
  “今年不是建党90周年吗,我这个老党员也没什么可做的,就和大伙儿重温几首歌颂党、歌颂祖国的经典歌曲,表达一份感恩和敬意吧。”万经玲说。50年前,万经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曾经年轻的军人成了社区的一名退休干部,不变的是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忱。
  每天早上6点40分,老万总是第一个出现在镇老年活动中心,直到下午所有人都走光了,才最后一个离开。老万每天清早准时收听天气预报,做好记录再誊写到小黑板上,让大家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好家务和活动。遇到下雨天,他还要再添一块小黑板,写上“当心滑”,提醒老人注意安全。
  在老万的努力下,老年活动中心真正成了老年人温暖的家,社区居民都喜欢到这里看报、学习、唱歌,哪怕聊聊天也好。老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热爱社区工作,它是我人生的最后一站。”2004年,老万突发肠梗阻,住院开刀,肠子被剪去一截,成了表面看不出异样的“残疾人”。这次生病给老万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当别人以为他会离开老年活动中心安心在家休养时,刚康复出院的老万又出现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开始他熟悉的工作。他还主动向领导提出,每月200元的补贴不要了,但他仍会像以前一样,为社区居民服务。
  这么多年,老万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纯朴本色,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年四季,一身旧军装。看到谁有困难,他却总是慷慨解囊。低保家庭的孩子交不起学费,他出钱出力,为孩子争取免除学杂费,还资助书本费;老年歌咏队缺少活动经费,他自掏腰包,添置器材;汶川地震后,他第一个到社区交了特殊党费,还拿出好几百元捐助灾区。
  “每个人都会老,为老年人多做点事就是为党和政府分忧,相信将来我做不动了,也会有人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奉献光和热。”万经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