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亲身体验 人民智慧(追寻·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主题活动)
来源: 《人民日报》2011年5月30日05版       发布时间:2011-05-30 08:38
  “追寻”京津冀小分队29日来到河北省保定市。队员们在仅可容身的地道里行进;在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上泛舟,追寻当年人民战争的历史回响。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得知要去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队员们兴奋不已,车上响起雄壮的合唱声。冉庄地处冀中平原,地上无险可守。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打击侵略者,冉庄人建成了户户相通、村村相连、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成为我国战争史上的一道奇观。
  弯腰低头,队员们在狭窄矮小的地道中艰难前行。“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让他们连连赞叹。吉林大学的徐明同学汗水直流,他感慨地说:“先辈们所拥有的条件太有限了,但却创造条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业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创造价值,才不辜负拥有的好环境!”
  蒹葭苍苍,荷塘飘香,如今风景秀丽的白洋淀,当年却是埋葬侵略者的战场。下午,小分队来到安新县,寻找抗日武装雁翎队的历史痕迹。“天当被,地当床,芦苇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粮,咱是人民子弟兵,打败鬼子保家乡。”面对侵略者的残忍屠戮,当地猎户驾起木船,扛起“大抬杆”,穿行在熟悉的芦苇、荷塘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不论是地道战,还是雁翎队,他们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机智灵活地开展斗争,充满了智慧。抗日战争之所以胜利,离不开这些来自群众的智慧。”吉林大学的刘斯聪同学说,“同样,现在做什么事,也应该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