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经验介绍 > 正文
架设连心桥 服务零距离——记吴江市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
来源: 《苏州基层党建动态》2011年5月26日       发布时间:2011-05-27 14:00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吴江市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筑堡垒,建设乐居吴江当先锋”主题,创设“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载体,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的新机制。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已有7107名党员干部参加走访活动,走访基层群众超过5万户,占全市户籍家庭总数的1/4。
  一、围绕“三个重点”,明确活动目标要求。一是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活动。该市于2010年9月启动了“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将把脉社情民意、感知群众冷暖、服务和谐民生作为重点和关键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让群众见到党的干部、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温暖。二是围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开展活动。通过“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走访前,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走访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化解纠纷,解决问题;走访后,注意总结提炼各类意见建议,推动改进工作。三是围绕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开展活动。坚持与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管理机制相结合,注意统筹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坚持与开展“三项排查”相结合,前移矛盾纠纷排查关口,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坚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突出“三种手段”,创新走访方式方法。一是全面抓,抓全面,突出整体覆盖。在参与对象上,变“领导为主”为“全员参与”,形成市、镇(区)、村(社区)三级联动格局。在活动形式上,变“蜻蜓点水”为“串家入户”,真正进村入户、进社区入家庭。在时间安排上,变“工作时段”为“节假期间”,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二是统筹抓,抓统筹,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整体安排,确保全市250个村和61个社区均有市或镇机关联系走访。各职能部门分别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对口帮扶等手段,帮助结对村、社区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社会民生、加强综合治理。三是重点抓、抓重点,强化分类指导。在走访对象的安排上,既坚持广泛性,又强调代表性,注重收集各阶层、各领域不同人群的意见建议。在走访内容的安排上,既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自身工作,又强调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和群众心声。
  三、注重“三大效果”,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一是注重收集社情民意。每名党员干部联系走访10户以上基层群众,确保每年联系走访不少于60户次。在完成基本走访量的基础上,鼓励党员干部根据部门职能、行业优势和服务对象等,就近开展走访。部分镇区和单位还创造性地推出了“群众接待日”、“民情绿色通道”、“你忧我解”、“百姓说事”、“党群议事会”等活动和机制。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根据走访情况认真填写《“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走访手册》,梳理汇总意见建议,积极做好政策宣讲、问题答复工作。建立意见建议限时处置机制,明确在5个工作日内流转、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5个工作日内反馈。截至今年4月底,收集意见建议3640条,已解决答复3500条。三是注重健全制度机制。坚持边走访、边吸收、边运用,力求从处理一个问题入手解决一类问题。积极做好协调会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已出台关于误工干部养老、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人力资源服务等10多个指导意见,从制度上落实了一大批解决问题的关键性、根本性举措。
  四、落实“三项机制”,确保取得实际成效。一是落实组织领导机制。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统筹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谋划部署。按照“谁走访、谁负责”原则,及时落实处理单位,加快问题处理进度。加大活动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二是落实指导督查机制。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指导活动开展。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发布督查通报。建立活动情况半月报制度,每半月汇总整理走访情况和问题流转解决情况,以简报形式督促活动深入开展。三是落实群众评判机制。积极引入公开承诺、“一考双职”、述职述廉等评价机制,通过民主测评、满意度调查、作风评议等手段和形式,组织党员群众对活动进行评价。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使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久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