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经验介绍 > 正文
发扬民主 创新实践 着力构建党代表监督新机制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10-06-29 16:59

                                  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是吴江”。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东靠上海,南接浙江,西濒太湖,北依苏州。吴江市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电子之城、电缆之都”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79万,外来人口70万,下辖2个省级开发区、8个镇、250个行政村。共有3666个基层党组织、48051名党员,其中市党代表273名,镇党代表1377名。200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两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县市之一。2006年,又以市镇两级党委集中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了镇党代会常任制。在推行党代会常任制过程中,吴江市紧紧围绕发扬党内民主、落实代表权利、强化监督职能、提高监督质量,开展了富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一、构建制度框架,强化党代表监督职能
  2003年,吴江市第十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市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2006年,又对《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市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办法》明确规定,党代表有听取和审议市委、市纪委工作报告,选举市委、市纪委委员和上级党代表,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重大问题决策的讨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项视察和调研,向党代会和有关党组织提出各类意见建议,对市委、市纪委成员和其他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开展评议活动等权利。同时,又相继制定了《关于市党代表职责、权利的规定(试行)》、《关于市党代表联系党员活动的规定(试行)》、《吴江市市党代表列席市委全会会和市委常委会的若干规定(试行)》、《吴江市党代表巡视制度(试行)》、《吴江市党代表述职评议制度(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代表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的制度框架。2009年末,结合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工作推进会精神,又研究起草了《吴江市镇党代表监督工作实施意见》,在松陵镇启动“镇党代表监督”试点工作,将镇党代表提议、质询、评议、罢免、撤换等权利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
  二、丰富活动内容,发挥党代表监督作用
  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吴江市积极采取各种办法,进一步改进党代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落实经常性监督职责,为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继续发挥监督作用创设有利条件。
  (一)重大决策征询党代表意见。凡在涉及全市战略性重大问题决策前,广泛征询党代表意见,确保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每年党代会年会召开前,围绕市委、市纪委年度工作报告的修订完善,组织各代表团开展会前分团讨论活动。去年下半年,在广泛征求党代表和党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委提出了建设“乐居吴江”的战略构想,为吴江未来数十年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
  (二)重大情况向党代表通报。每年组织两次以上代表团活动,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情况。每次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结束后,除涉及机密议题外,相关材料均通过党政信息网、党内信息刊物等途径向党代表公开。各镇也定期印发情况通报或工作简报,遇有重大情况时随时通报。
  (三)重大会议邀请党代表列席。根据会议主题,邀请部分非领导干部职务的基层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近年来,已先后组织6批90名来自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的基层党代表列席了市委全体(扩大)会议,在知晓情况、参与决策、加强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重大课题开展党代表调研。以代表团为单位,结合团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围绕若干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比如,盛泽镇党代表顾荣明,通过来信向市委提出“做活蓝天碧水工程”的建议,引起了市委高度重视,及时吸纳到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打造绿色吴江的决策中。
  (五)重大项目组织党代表巡视。采取知情巡视、督办巡视、应邀巡视三种形式,组织党代表对本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检查。其中知情巡视由市委党联办定期组织,每年至少2次。党代表巡视可以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视联合开展。巡视结束后及时形成巡视报告,督促有关部门处理。
  三、创新行权载体,提高党代表监督质量
  在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上,吴江市提出了党代表行权“三票制”的改革构想,在加强对市委成员的监督方面赋予党代表更多实质性权利。
  (一)选举票。在市委换届时,组织全体党代表投选举票产生市委全委会成员。这在2006年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上取得成功实践,为市委委员“由谁产生、向谁负责、受谁监督”打好基础。
  (二)信任票。在市委届中,组织全体党代表投信任票,对市委全委会成员是否胜任作出民主评议。这在2007年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上取得成功实践,市委委员普遍表示压力和动力倍增,民主评议的“小选票”投出了党内监督的“大文章”。
  (三)满意票。在市委届末,组织全体党代表投满意票,对市委全委会成员任期内履职情况作出评价。这在上个月刚闭幕的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取得成功实践。“三票”测评结果全部反馈给市委委员个人,从而更好地推动市委班子及其成员自身建设,促进今后更好地履行职责、勤政为民。
  四、整合工作资源,健全党代表监督机制
  在具体实践中,吴江市注重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推进党代表监督工作的体制机制,增强代表履行监督职责的内生动力和外部驱力,使党代表监督更顺畅,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代表直选制。结合2006年市镇两级党委集中换届,采取合理划小选区、丰富候选人提名方式、规范“三上三下”程序、组织党员直接投票的办法,直选产生了市镇两级党代表,从制度上确立了党代表与普通党员的天然关系,被选出的党代表责任意识、监督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更强。
  (二)党群直联制。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三联”机制。一方面,每位党代表通过组织生活、走访座谈、电话信函等方式,联系所在党组织5名以上党员,定期收集民意,每年帮扶解决1—2个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与党委委员开展“一对一”联系,以填写工作建议书的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由党委委员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及时督促和反馈。
  (三)来访接待制。开展“党代表基层接待日”活动,以代表团为单位,每季度固定半天,组织领导干部代表在人民来访接待室、基层代表在党员服务中心接待党员群众来访,认真做好接访记录、处理和答复工作。同时,结合接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对市委及各级党组织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四)述职评议制。党代表在任期内必须面向选区党员述职并接受评议。述职内容重点包括党代表开展对市委、市纪委及其成员的监督,参加市委和代表团各项活动,收集、反馈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完成市党代会和市委委托的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由选区全体党员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测评。去年年底,168名领导干部代表、42名基层代表开展了述职评议,占市党代表总数的77%。今年全部完成。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构建党代表监督新机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有效拓宽了党代表参与党内监督的渠道。闭会期间的一系列监督活动,使党代表不仅可以在年会上直接行使权利,而且在平时也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议事,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组织对党员权利的保障和平等地位的尊重,切实提高了党代表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了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参与决策、加强监督的积极性。二是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党代表监督力度的加强和监督范围的扩大,使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党代表是自己表达诉求、反映心声的有效渠道,并从“党代表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实际效果中,真正体验到党代表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直接置于党代表的监督之下,使党代表的监督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效防止权力滥用。
  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党代表构成中领导干部较多,自我监督意识和意愿不是很强烈;党代表提出意见和开展监督时,更多的是以工作职务或其他身份进行,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群众“识其人而不识其党代表身份”等。下一步,我们继续秉承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在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党代表素质、更好发挥主体作用等方面下功夫。一是继续优化党代表组成结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明年选举新一届党代表时,进一步提高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增强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同时探索改进市委、市纪委委员候选人提名方式,为党代表参与提名推荐候选人创造条件。二是全面推行镇党代表监督工作。落实《吴江市镇党代表监督工作实施意见》,总结、完善并推广松陵镇党代表监督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独立、完善的党代表监督体系,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试点开展党代表提案制。贯彻执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关于代表提案的有关规定,围绕代表提案议题的范围、形式和程度、处理以及处理结果反馈等方面,探索建立科学而简洁的规范制度。四是抓好党代表监督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将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全委会和常委会等制度措施常态化,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党代表监督作用,有效深化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在苏州大市、全省乃至全国构建党代表监督新机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文系中组部来吴江调研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