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本区动态 > 正文
“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最好注解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4月13日01版       发布时间:2011-04-13 11:15
                       ——记全国劳动模范、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王步奎先进事迹
  
    出生重庆农民家庭、高中因为家贫辍学、外出打工辗转来到吴江……粗看王步奎的履历,似乎十分普通。
  但在普通的履历背后,这名吴江九龙科技集团下属新星塑管公司的技术骨干却集诸多荣誉于一身:江苏省劳动模范、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吴江市劳动模范、吴江市十佳青年……2010年“五一”前夕,经过层层评选和公示,王步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并进京接受表彰。
  穷苦出身塑造坚毅性格
  1970年,王步奎出生在“山城”重庆的一个条件艰苦的农民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10岁那年,王步奎的父亲患病去世。艰苦的家庭环境塑造了王步奎早熟和坚毅的性格。念到高一时,家里实在无法负担学费。作为家里的长子,王步奎选择辍学跟随母亲下地干活,承担起家里顶梁柱的责任。
  18岁那年,怀揣梦想的王步奎南下广东打工。在广东,他在一家鞋业公司找到了工作。三年后,王步奎又北上黑龙江,在一家砖瓦厂又干了三年。
  “那几年,自己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干体力活,每个月的工资除去房租和自己的生活开销外所剩无几。”王步奎告诉记者,在那段时间,年轻的他就有了加入党组织的想法,但由于一直四处漂泊,始终未能如愿。
  1994年,王步奎辗转来到了吴江。7月,王步奎无意中看到了吴江九龙科技集团的招工广告,应聘成为该集团一名制造通讯电缆的普通操作工。
  党员身份鞭策自己奋进
  刚到车间时,面对电缆制造工艺、流程及设备等全新的事物,只有初中文凭的王步奎有些茫然。但王步奎没有气馁。
  “那时,我每天总是提前上班、推迟下班,注意琢磨各个生产环节,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王步奎告诉记者,他还自费购买了有关书籍,边工作边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和刻苦钻研,王步奎对通讯电缆制造的生产工艺如单线、绞对、成缆、护套等做到了了如指掌。进厂第一年,王步奎就被评为“集团优秀员工”,第二年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1997年5月,吴江九龙科技集团组建新星塑管公司。凭着在集团的优秀业绩,王步奎被调任为新公司的车间负责人。
  组建之初,塑管公司除了厂房外一无所有,从设备购入、安装调试到生产工艺都需要王步奎亲自过问。筹建期间,王步奎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好几次,王步奎都在工作现场靠着车间的柱子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塑管公司投产后,由于种种原因,产品曾一度不合格。于是,王步奎找来相关技术资料刻苦钻研,与工程师一起研究改进配方成分,边生产边琢磨分析,连续几天几夜,吃住在车间搞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后经权威部门检测,塑管产品全部达标,当年就完成产值1000多万元,并实现当年盈利。
  2000年,王步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加入党组织,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后来在担任塑管公司总经理助理期间,王步奎更是以公司为家,每天10多个小时在车间里,随时和工人们在一起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每年累计加班的时间超过1000小时,但王步奎从来没有向公司提出要加班费。
  “共产党员的身份,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和动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干一点是应该的。”王步奎经常这么说。
  “优秀党员”的最好注解
  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一个原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是外行的人来说,这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有一次,原料加料时少加了配料,导致原辅料在机器中加热时烧焦,而且烧焦的材料一时难以取出造成生产面临停顿。王步奎与操作人员一起分析,连续在车间奋战30多个小时,将焦料一块块敲碎分解后逐个取出,终于恢复了正常生产秩序,保证订单的及时履行,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通过此次事故,王步奎总结经验教训,独创了塑管加工工艺。
  “公司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转型才是公司后续发展的原动力。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要转型。”王步奎告诉记者。于是,他主动请缨成为公司新产品开发组的负责人。
  2006年至2008年,王步奎和新产品开发组连续开发出了双壁波纹管、异型UPVC管、电力用玻璃钢管等新品,每个新产品的第一件成品都是由王步奎亲自完成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公司的业绩,三个新产品都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产出、当年盈利的良好局面,累计增加产值数千万元。
  “过去和现在一直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干事,将来还会一如既往,我的生活轨迹不会有任何改变。”这是王步奎作为一个普通打工者朴实、本色的写照,也是对“优秀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