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员不离“娘家”找到“婆家”
来源:
《吴江日报》2011年1月31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11-01-31 13:28
——汾湖创立农村流动党员“双管双考”新模式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入城镇,农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也成为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已经迁入社区,但是很多农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原来的行政村内,这就形成了一种农村流动党员‘人户分离’的情况。”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组织劳动人事局局长施建中告诉记者,“一个社区内的党员来自于多个不同的行政村,使得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党组织生活有时候无法正常开展。”
对此,2010年,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加大了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按照两种组织关系———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进行管理,创立了农村流动党员“双管双考”的新模式。
施建中介绍说,“双管双考”模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从农村流出到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及其他行业的农村党员,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相应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临时组织关系;对农村流出到新的动迁安置小区的,临时组织关系全部转入该动迁安置区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正式组织关系;对自主创业的农村党员,依据产业特点建立产业党组织,临时组织关系转入产业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正式组织关系。
2008年7月,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三和村开始整体动迁,截至目前,全村80%的农民已迁入区里的港南浜、新友花园、时基湾等小区。
“村民搬入这些小区后,离村里都有好几公里的路途。有些老党员年纪大了,如果要赶回村里参加组织生活,实在不太方便。”三和村党总支书记沈玲芬告诉记者。
在实施了农村流动党员“双管双考”新模式后,三和村已有18名流动党员转入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及其它行业并在村保留临时关系,57人转入动迁安置小区并在村里保留正式关系。组织关系理顺后,每个流动党员都领到了一张活动联系卡,由转入地党组织负责召集开展活动,并将活动情况记载于卡,年终由党员本人将联系卡交所在村党组织给予考评,落实了农村流动党员的“管”,强化了农村流动党员的“考”,解决了“管考”分离的矛盾。
68岁的汤金荣就是三和村的一名老党员。2009年初,老汤搬离了三和村,搬进了新友花园小区。“虽然人走了,但是我对于三和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有很深的感情。”老汤告诉记者,三和村是自己的“娘家”,以前后来过组织生活都要近一个小时。在实施了“双管双考”新模式后,老汤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我既没有离开‘娘家’,又找到了‘婆家’。”老汤对记者说,这样的模式让他感到了组织的温暖,很是亲切。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已经迁入社区,但是很多农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原来的行政村内,这就形成了一种农村流动党员‘人户分离’的情况。”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组织劳动人事局局长施建中告诉记者,“一个社区内的党员来自于多个不同的行政村,使得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党组织生活有时候无法正常开展。”
对此,2010年,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加大了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按照两种组织关系———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进行管理,创立了农村流动党员“双管双考”的新模式。
施建中介绍说,“双管双考”模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从农村流出到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及其他行业的农村党员,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相应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临时组织关系;对农村流出到新的动迁安置小区的,临时组织关系全部转入该动迁安置区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正式组织关系;对自主创业的农村党员,依据产业特点建立产业党组织,临时组织关系转入产业党组织,所在村保留其正式组织关系。
2008年7月,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三和村开始整体动迁,截至目前,全村80%的农民已迁入区里的港南浜、新友花园、时基湾等小区。
“村民搬入这些小区后,离村里都有好几公里的路途。有些老党员年纪大了,如果要赶回村里参加组织生活,实在不太方便。”三和村党总支书记沈玲芬告诉记者。
在实施了农村流动党员“双管双考”新模式后,三和村已有18名流动党员转入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及其它行业并在村保留临时关系,57人转入动迁安置小区并在村里保留正式关系。组织关系理顺后,每个流动党员都领到了一张活动联系卡,由转入地党组织负责召集开展活动,并将活动情况记载于卡,年终由党员本人将联系卡交所在村党组织给予考评,落实了农村流动党员的“管”,强化了农村流动党员的“考”,解决了“管考”分离的矛盾。
68岁的汤金荣就是三和村的一名老党员。2009年初,老汤搬离了三和村,搬进了新友花园小区。“虽然人走了,但是我对于三和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有很深的感情。”老汤告诉记者,三和村是自己的“娘家”,以前后来过组织生活都要近一个小时。在实施了“双管双考”新模式后,老汤再也不用来回奔波了。
“我既没有离开‘娘家’,又找到了‘婆家’。”老汤对记者说,这样的模式让他感到了组织的温暖,很是亲切。

(联系卡是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农村流动党员接受“双管双考”的重要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