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农民的骄傲 党员干部的楷模——学习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
《光明日报》2010年11月6日第6版
发布时间:2010-11-08 14:17
编者按:10月31日,中宣部宣教局和江苏省委宣传部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学习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今天本报特别摘登部分精彩发言,与读者一起感受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常德盛。
“天堂创造者”常德盛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15年前,我因为受常德盛书记事迹感动而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名为《共产党人》。最近我刚刚脱稿常德盛事迹的一个书稿,书名叫《天堂创造者》。这是因为我从今天的蒋巷村百姓那里听到了最多、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常书记让我们过上了比天堂还要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一句朴实,然而又是最真实、最感动人的话。几千年来,中国百姓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便是过天堂一般的生活,常德盛用他44年的艰苦奋斗、呕心沥血、全心全意的努力,为他的村民实现了这样的梦想和目标。
常德盛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我与他有近20年的交往。他土生土长在他的那块土地上,他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多少理论知识,然而他却让他的村民们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过上了人人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幸福是什么滋味的生活,这是因为他的道德力量在起作用。
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常德盛比任何干部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也比任何干部更深切地感受到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凡是到过蒋巷村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蒋巷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是可以学、可以学得像的地方,这是因为蒋巷村从来没有脱离过自己的基本现实,在追求和努力地实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一个人,一个干部要做点好事不易。一个人、一个干部要永远地为大众着想、为百姓着想、为更高的奋斗目标着想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然而常德盛做到了,并且几十年来他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人认为是错的,甚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都能信任他、支持他、拥护他和爱戴他,这是因为百姓们相信他常德盛是个有美德的人,有只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谋利的高尚道德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他可以让百姓永远在心目中产生幸福感,常德盛书记就是这样的人。
常德盛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我与他有近20年的交往。他土生土长在他的那块土地上,他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多少理论知识,然而他却让他的村民们过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日子,过上了人人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幸福是什么滋味的生活,这是因为他的道德力量在起作用。
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常德盛比任何干部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也比任何干部更深切地感受到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凡是到过蒋巷村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蒋巷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是可以学、可以学得像的地方,这是因为蒋巷村从来没有脱离过自己的基本现实,在追求和努力地实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农村发展模式。
一个人,一个干部要做点好事不易。一个人、一个干部要永远地为大众着想、为百姓着想、为更高的奋斗目标着想更是难上加难的事。然而常德盛做到了,并且几十年来他所做的事几乎没有人认为是错的,甚至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都能信任他、支持他、拥护他和爱戴他,这是因为百姓们相信他常德盛是个有美德的人,有只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谋利的高尚道德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他可以让百姓永远在心目中产生幸福感,常德盛书记就是这样的人。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
王世谊(江苏省委党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常德盛同志的先进事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苏党建工作的全貌,是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缩影。强村富民、凝心聚力、廉洁自律、人才兴村、和谐发展等五大党建工作机制,共同组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常德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法”。
强村富民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常德盛始终以一定要让蒋巷人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蒋巷传奇”。强村富民也夯实了党建基础,蒋巷村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
凝心聚力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常德盛一直要求党员干部要超前奉献,绝不能超前享受。通过凝心聚力,蒋巷村党员干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蒋巷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始终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也是决定蒋巷村党组织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内在表现。
廉洁自律是常德盛历来坚守的铮铮誓言。为了营造蒋巷村干净、纯洁的发展环境,常德盛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廉洁奉公。正因为如此,党组织信任他,群众爱戴他,党员拥护他,干部服帖他。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深深影响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
人才兴村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举措。对蒋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常德盛有一个宏观的战略考虑和布局,有意识地在党委班子、常盛集团班子、村委会班子等方面提升干部素质,培养了一支过硬的随时可以接替老班子的干部队伍。在常德盛的眼里,蒋巷人民个个都是人才,关键是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在他周围有一大批他培养起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
和谐发展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常德盛的带领下,蒋巷村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强村富民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常德盛始终以一定要让蒋巷人过上好日子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蒋巷传奇”。强村富民也夯实了党建基础,蒋巷村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
凝心聚力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常德盛一直要求党员干部要超前奉献,绝不能超前享受。通过凝心聚力,蒋巷村党员干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蒋巷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始终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也是决定蒋巷村党组织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内在表现。
廉洁自律是常德盛历来坚守的铮铮誓言。为了营造蒋巷村干净、纯洁的发展环境,常德盛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廉洁奉公。正因为如此,党组织信任他,群众爱戴他,党员拥护他,干部服帖他。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深深影响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
人才兴村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举措。对蒋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常德盛有一个宏观的战略考虑和布局,有意识地在党委班子、常盛集团班子、村委会班子等方面提升干部素质,培养了一支过硬的随时可以接替老班子的干部队伍。在常德盛的眼里,蒋巷人民个个都是人才,关键是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在他周围有一大批他培养起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
和谐发展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常德盛的带领下,蒋巷村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学习他的坚持、坚韧、谦逊和无私
陈燕萍(江苏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
作为一名基层的人民法官,也作为一名全国先进典型,如何学习常德盛,这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学习常德盛,就是要学习他的坚持、坚韧、谦逊和无私。
“当一天村书记,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这是常德盛的爱民为民情结。我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就要像他那样,树立心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公仆情怀,以法官的公心、诚心和耐心,在法、情、理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我在基层法庭工作15年,深刻地体会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重复杂,做好它需要具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怀和境界。常德盛扎根农村40多年,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服务基层,踏实工作,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认可和称赞的党员干部。
40多年来,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去年江苏省高院将我的办案经验和体会归纳提炼为“陈燕萍工作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学习探索,对“陈燕萍工作法”进行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人民法官服务发展的形式更加多样,使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作为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更要学习其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思想作风。忠于职守,廉洁办案,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动,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真正做到法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良好的职业操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无愧于共产党员、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
“当一天村书记,就要为百姓铺一天幸福路”,这是常德盛的爱民为民情结。我作为一名党员法官,就要像他那样,树立心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公仆情怀,以法官的公心、诚心和耐心,在法、情、理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我在基层法庭工作15年,深刻地体会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重复杂,做好它需要具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怀和境界。常德盛扎根农村40多年,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服务基层,踏实工作,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认可和称赞的党员干部。
40多年来,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去年江苏省高院将我的办案经验和体会归纳提炼为“陈燕萍工作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学习探索,对“陈燕萍工作法”进行创新,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人民法官服务发展的形式更加多样,使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作为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更要学习其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思想作风。忠于职守,廉洁办案,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动,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真正做到法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良好的职业操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无愧于共产党员、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
忠实履行职责 竭诚为民服务
姜德明(江苏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姜德明(江苏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我与常书记已熟悉多年,但自从我今年9月28日,目睹了蒋巷村在常书记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才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老书记身上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什么叫楷模风范。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技推广战线的代表,同时又是一位身患两次癌症、高位截肢的重症患者。说句心里话,我能活到今天,能有今天的一切,这首先得感谢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给予我的诸多厚爱与鼓励!我还要感谢像常书记这样的先进典型,给予我很多启示和激励。
多年全国人大代表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赢得群众的信赖,群众才会跟你讲真话、吐实情,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平时在想什么、盼什么,替人民代言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最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就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蒋巷村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常书记44年如一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带领村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使蒋巷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今天令人羡慕的幸福美好家园。这种执着追求精神,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绿色放心蔬菜事业推广的信心与决心。现在百姓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食品安全,我们做人大代表的就应全力关注食品安全、倡导绿色消费、传播绿色理念。为使百姓早日、都能吃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心蔬菜,这些年来,我在常书记那种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鼓舞、激励下,拖着病残的身体,连续13年自己种菜、自己上市场宣传绿色环保理念。通过近阶段对常书记“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为民办实事的信心与决心。常书记把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最大幸福,我要力求使更多的消费者都能早日吃上我生产出来的绿色放心农产品,作为自己今生最大的心愿和唯一追求。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技推广战线的代表,同时又是一位身患两次癌症、高位截肢的重症患者。说句心里话,我能活到今天,能有今天的一切,这首先得感谢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给予我的诸多厚爱与鼓励!我还要感谢像常书记这样的先进典型,给予我很多启示和激励。
多年全国人大代表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赢得群众的信赖,群众才会跟你讲真话、吐实情,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平时在想什么、盼什么,替人民代言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最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就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蒋巷村在这方面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常书记44年如一日,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带领村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使蒋巷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今天令人羡慕的幸福美好家园。这种执着追求精神,也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绿色放心蔬菜事业推广的信心与决心。现在百姓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食品安全,我们做人大代表的就应全力关注食品安全、倡导绿色消费、传播绿色理念。为使百姓早日、都能吃到真正意义上的放心蔬菜,这些年来,我在常书记那种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鼓舞、激励下,拖着病残的身体,连续13年自己种菜、自己上市场宣传绿色环保理念。通过近阶段对常书记“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为民办实事的信心与决心。常书记把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最大幸福,我要力求使更多的消费者都能早日吃上我生产出来的绿色放心农产品,作为自己今生最大的心愿和唯一追求。
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学习的榜样
张伟红(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淞浦村党总支书记)
张伟红(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淞浦村党总支书记)
我今年33岁,是1999年吴中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学习了常德盛书记的先进事迹后,我被常书记的事迹深深震撼。常德盛,一个时刻把群众疾苦装在心里的农村带头人,一个把百姓安居乐业当做自己人生最大幸福的农民贴心人,一个始终视百姓利益为农村最大发展实际的村党委书记。他是我们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更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学习的楷模。
向常书记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不懈怠,在村级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今后,我们要抢抓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富民强村步伐。选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入班子,持续增强村级班子队伍的战斗力。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利用边角地块、危旧厂房改造等形式增加标准厂房、店面房和宿舍楼。同时,把着眼点放在村级经济转型升级上。
从常书记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当好一个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艰苦奋斗的本色。作为大学生“村官”,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不仅常思强村之策,常探富民之路,常谋兴业之计,带领带动农民创业兴业;走进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意、问民声,掌握村情,了解民情,摸清实情。还要少些“书生气”,多些“泥土味”,去掉“官”念,放下“官”架,带着真情为民解难题。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不计较报酬待遇,不计较个人得失,党组织才有号召力、凝聚力,才能在群众中“叫得响”,群众才能“真服贴”。
学习常德盛,决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还要把学习落实到行动上,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工作成效上。在“村官”这个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岗位上要特别注重学习常德盛同志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向常书记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不懈怠,在村级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今后,我们要抢抓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富民强村步伐。选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入班子,持续增强村级班子队伍的战斗力。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利用边角地块、危旧厂房改造等形式增加标准厂房、店面房和宿舍楼。同时,把着眼点放在村级经济转型升级上。
从常书记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当好一个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有奉献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艰苦奋斗的本色。作为大学生“村官”,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不仅常思强村之策,常探富民之路,常谋兴业之计,带领带动农民创业兴业;走进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意、问民声,掌握村情,了解民情,摸清实情。还要少些“书生气”,多些“泥土味”,去掉“官”念,放下“官”架,带着真情为民解难题。只有心里装着群众,不计较报酬待遇,不计较个人得失,党组织才有号召力、凝聚力,才能在群众中“叫得响”,群众才能“真服贴”。
学习常德盛,决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还要把学习落实到行动上,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工作成效上。在“村官”这个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岗位上要特别注重学习常德盛同志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坚持为党分忧 坚持为民造福
江 鹰(武警江苏省总队副参谋长、苏州市支队支队长)
常德盛同志和蒋巷村是闻名全国的老先进、老典型。我在苏州工作生活了28年,常德盛同志的事迹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为党分忧、始终坚持为民造福、始终坚持为发展尽责的崇高精神。他的先进事迹对我们每名武警官兵忠诚履行职能使命,自觉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作用,对我们一线带兵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矢志不渝,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品格。1966年,常德盛被蒋巷村民全票推选为大队长,从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用自己44年的奋斗来践行这个誓言。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过程中,他有过失败,有过受骗经历,但执著的信念使他以惊人的毅力不断战胜困难,寻求、探索新的途径。
身先士卒,无私奉献为群众的品格。上世纪90年代摸索搞工业,没有任何经验的常德盛不管是找项目还是跑市场,总是带队亲力亲为。一次遇上车祸,常德盛的左眼被撞瘪,整口牙齿错位,膝盖骨折,当场晕倒。身体刚刚可以自由行动,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市场去了。44年来,常德盛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不顾身体伤痛,始终奋斗在一线,都是实实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体现。
学以致用,艰苦奋斗无止境的品格。常德盛没读过多少书,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能用这些知识来取得多少成绩,也就是“学以致用”。蒋巷村44年来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常德盛虽然身为农民,但他更像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村民们称他为“农民思想家”、“ 总规划师”,他有着战略家和专家的眼光,带领着村民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常德盛还说:“为了村里的发展,我老常再吃20年苦也值得!”从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范,科学发展无止境,艰苦奋斗无止境。
矢志不渝,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品格。1966年,常德盛被蒋巷村民全票推选为大队长,从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用自己44年的奋斗来践行这个誓言。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过程中,他有过失败,有过受骗经历,但执著的信念使他以惊人的毅力不断战胜困难,寻求、探索新的途径。
身先士卒,无私奉献为群众的品格。上世纪90年代摸索搞工业,没有任何经验的常德盛不管是找项目还是跑市场,总是带队亲力亲为。一次遇上车祸,常德盛的左眼被撞瘪,整口牙齿错位,膝盖骨折,当场晕倒。身体刚刚可以自由行动,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市场去了。44年来,常德盛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不顾身体伤痛,始终奋斗在一线,都是实实在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体现。
学以致用,艰苦奋斗无止境的品格。常德盛没读过多少书,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能用这些知识来取得多少成绩,也就是“学以致用”。蒋巷村44年来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常德盛虽然身为农民,但他更像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村民们称他为“农民思想家”、“ 总规划师”,他有着战略家和专家的眼光,带领着村民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常德盛还说:“为了村里的发展,我老常再吃20年苦也值得!”从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风范,科学发展无止境,艰苦奋斗无止境。
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
陈秋燕(徐州市水务局奎河管理处下水道四班班长、党支部书记)
要学好常书记的先进事迹,关键是明确学什么和做什么。作为下水道四班这个普通劳动集体,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照常书记的先进事迹,多思考,找差距,促进工作的开展。
学习他艰苦创业的精神品格。40多年来,常德盛扎根农村,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想基层、情系基层、服务基层,扑下身子,踏实工作,“做一件事情就要做成一件,做好一件”,努力做人民群众叫好的“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
学习他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历数蒋巷村40多年来的发家致富史,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生态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
学习他为民造福的精神品格。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为村民垫钱建房,替患癌村民联系名医、垫付医疗费,关心照顾孤儿兄妹……常德盛热心帮助村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学习他严于律己的精神品格。作为蒋巷村的发展带头人,他虽然一手带出了产值突破12亿元的常盛集团,但是,常德盛对财富却从不动心。常德盛说:“这些钱我不能要,要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老百姓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清正廉洁,作风俭朴,严于律己,不谋私利。
学习他艰苦创业的精神品格。40多年来,常德盛扎根农村,与蒋巷人一起吃苦、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蒋巷村的发展事业上。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心想基层、情系基层、服务基层,扑下身子,踏实工作,“做一件事情就要做成一件,做好一件”,努力做人民群众叫好的“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
学习他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历数蒋巷村40多年来的发家致富史,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旅游旺家”……常德盛始终带领村民们奋斗在一线,在突破前进中把蒋巷由一个穷村恶水之地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生态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不断破解难题、解决问题。
学习他为民造福的精神品格。常德盛常说:“在我心中老百姓的事最大!”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为村民垫钱建房,替患癌村民联系名医、垫付医疗费,关心照顾孤儿兄妹……常德盛热心帮助村民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群众当亲人,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学习他严于律己的精神品格。作为蒋巷村的发展带头人,他虽然一手带出了产值突破12亿元的常盛集团,但是,常德盛对财富却从不动心。常德盛说:“这些钱我不能要,要了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安居乐业;要的是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要的是蒋巷人对一个老党员的理解和认同;要的是老百姓都说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向常德盛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清正廉洁,作风俭朴,严于律己,不谋私利。
他爱蒋巷的每个人
赵亚夫(原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农科所所长、党委书记)
赵亚夫(原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农科所所长、党委书记)
蒋巷村的二产、三产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已达12亿元,人均GDP连续多年超过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可是蒋巷村耕地没有减少,环境没有破坏。大家知道农业效益较低,耕地改成非农用地更能赚大钱,所以这件事发生在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区苏州的蒋巷村,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事情。
我工作的句容戴庄村属茅山革命老区,近年来学习蒋巷村的经验,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有机农业旅游,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效益,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发展。去年人均纯收入已到了9000多元,比2003年提高了3.5倍,成为镇江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在蒋巷村,我们处处看到、听到常书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我们还了解到:常书记不看低犯过错误的人,不看低反对过自已的人,耐心做他们的工作,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人。
蒋巷村富起来后,常书记又在想,村民不能光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更要富心灵。在蒋巷讲究“政治文明”,多年来,凡是关乎农民利益的大事,都要经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村里投资建起了农民剧场、村史荣誉展览室、图书馆、科普馆等设施,还给每家每户订阅报刊。常书记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蒋巷村这些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理念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仿效的。
蒋巷村能由贫变富,蒋巷村农民能齐心合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好领导。有人说这是强人治村,我说这位“强人”确实能力很强,但他丝毫没有盛气凌人,以强欺弱,却有着一颗赤诚的、善良的爱心。常德盛同志爱蒋巷的一草一木,爱蒋巷的每个人,爱蒋巷的事业,他为此舍弃自已的私利,献出自己的一生。
我工作的句容戴庄村属茅山革命老区,近年来学习蒋巷村的经验,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有机农业旅游,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效益,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发展。去年人均纯收入已到了9000多元,比2003年提高了3.5倍,成为镇江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在蒋巷村,我们处处看到、听到常书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我们还了解到:常书记不看低犯过错误的人,不看低反对过自已的人,耐心做他们的工作,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人。
蒋巷村富起来后,常书记又在想,村民不能光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更要富心灵。在蒋巷讲究“政治文明”,多年来,凡是关乎农民利益的大事,都要经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村里投资建起了农民剧场、村史荣誉展览室、图书馆、科普馆等设施,还给每家每户订阅报刊。常书记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蒋巷村这些教育农民、组织农民的理念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仿效的。
蒋巷村能由贫变富,蒋巷村农民能齐心合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好领导。有人说这是强人治村,我说这位“强人”确实能力很强,但他丝毫没有盛气凌人,以强欺弱,却有着一颗赤诚的、善良的爱心。常德盛同志爱蒋巷的一草一木,爱蒋巷的每个人,爱蒋巷的事业,他为此舍弃自已的私利,献出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