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农村党建新探索
来源:
《吴江日报》2010年8月30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10-08-30 14:1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吴江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样的发展成绩,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但是,时代在不断发展,辉煌的成绩不足以成为固步自封的理由,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只有使农村党员永葆先进性,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才能实现。但是,必须看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与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期望、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相比呈现出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既有党员自身方面问题,又有客观因素制约: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缺乏针对性,新办法不多;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不够畅通;党员评价体系缺乏量化、硬性指标……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先争优作用,需要在教育手段、管理模式、活动载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吴江推行的党员积分管理,坚持从考核评价入手,有效整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有职党员承诺评议等农村党员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做法,一并纳入到以“分层管理、考评结合、全程亮分”的积分制管理制度体系中,突破了过去粗放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把软约束变成了硬指标,把抽象规定要求变成了操作性强的刚性目标,实现了农村党员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与党员民主评议相挂钩,进一步畅通党员的“出口”渠道和途径。
新形势下激发农村党员创先争优,必须改进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确定新思路新方向,实践新制度新举措。实践证明,吴江农村党员积分考核、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职党员承诺评议推行以来,使农村党员管理实现动态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广大农村党员“有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把维护党员权利和履行党员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实践科学发展、永葆先进性的新路子。
因势随形,与时俱进,这是历史证明应对一切发展变化的法则。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只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探索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只有使农村党员永葆先进性,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才能实现。但是,必须看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与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期望、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相比呈现出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既有党员自身方面问题,又有客观因素制约: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缺乏针对性,新办法不多;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不够畅通;党员评价体系缺乏量化、硬性指标……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先争优作用,需要在教育手段、管理模式、活动载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吴江推行的党员积分管理,坚持从考核评价入手,有效整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有职党员承诺评议等农村党员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做法,一并纳入到以“分层管理、考评结合、全程亮分”的积分制管理制度体系中,突破了过去粗放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把软约束变成了硬指标,把抽象规定要求变成了操作性强的刚性目标,实现了农村党员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同时,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与党员民主评议相挂钩,进一步畅通党员的“出口”渠道和途径。
新形势下激发农村党员创先争优,必须改进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确定新思路新方向,实践新制度新举措。实践证明,吴江农村党员积分考核、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职党员承诺评议推行以来,使农村党员管理实现动态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广大农村党员“有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把维护党员权利和履行党员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实践科学发展、永葆先进性的新路子。
因势随形,与时俱进,这是历史证明应对一切发展变化的法则。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只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探索推进农村党建工作,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