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下关区:尝试开放的党组织生活
来源:
南京党建网
发布时间:2007-07-09 16:56
近期,南京市下关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区试点推行实施了开放的党组织生活形式,作为传统党组织生活形式的一个有力补充,突破了以往党组织活动仅向本单位党组织党员开放的模式,突破了以往党组织生活形式一般比较单一、内容由上级党组织指定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力。目前,开放的组织生活形式已在热河南路街道所属的社区党组织和建设局工委所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进行了试点,下半年将在全区239个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以后将在全区范围内每年举办1—2次。
确立主题:变组织命题为党员选题 在召开党组织生活会之前,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党建工作特点和社会热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张贴告示等,在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党组织汇总筛选剔除掉不属于党组织生活范畴的主题后予以公布,经过广大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充分酝酿,最后通过票决等方式确定初步主题报上级党(工)委,借此大大增强了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主动性。
选定方案:变一家独唱为多家争鸣党(工)委将各基层党组织上报的初步主题汇总后向所属基层党组织公布,根据党(工)委大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数目少于基层党组织数的最终主题,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最终选题上报本单位党组织生活的实施方案,由党(工)委组织工委委员、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部分党代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组,通过差额票决方式确定党组织生活的实施单位,借此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
组织实施:变定点参与为双向选择 确定党组织生活实施单位后,由党(工)委公布举办党组织生活的实施主题、单位、方案和时间,一方面党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党(工)委所属其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实施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场地设施确定可以接纳的参与人数,并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中进行名额分配,借此增加了党组织生活的竞争性,增强了党员的自主性。
质量评估: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说 党组织生活举办结束后,实施单位必须接受广大参与者的点评,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可以就主题创意、组织实施、实际效果等方面向实施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党(工)委通过发放党组织生活质量测评表、现场派员打分等形式,量化各实施单位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并进行评比表彰,借此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确立主题:变组织命题为党员选题 在召开党组织生活会之前,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党建工作特点和社会热点,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张贴告示等,在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党组织汇总筛选剔除掉不属于党组织生活范畴的主题后予以公布,经过广大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充分酝酿,最后通过票决等方式确定初步主题报上级党(工)委,借此大大增强了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主动性。
选定方案:变一家独唱为多家争鸣党(工)委将各基层党组织上报的初步主题汇总后向所属基层党组织公布,根据党(工)委大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数目少于基层党组织数的最终主题,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最终选题上报本单位党组织生活的实施方案,由党(工)委组织工委委员、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部分党代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组,通过差额票决方式确定党组织生活的实施单位,借此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能动性。
组织实施:变定点参与为双向选择 确定党组织生活实施单位后,由党(工)委公布举办党组织生活的实施主题、单位、方案和时间,一方面党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党(工)委所属其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实施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场地设施确定可以接纳的参与人数,并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中进行名额分配,借此增加了党组织生活的竞争性,增强了党员的自主性。
质量评估: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说 党组织生活举办结束后,实施单位必须接受广大参与者的点评,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可以就主题创意、组织实施、实际效果等方面向实施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党(工)委通过发放党组织生活质量测评表、现场派员打分等形式,量化各实施单位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并进行评比表彰,借此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