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构建新型政企政社关系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07-07-09 12:31
上海浦东新区12个街道办事处目前正在全面退出直接招商引资的舞台。这是街道工作重心的一次重大调整。今后,街道办事处将在公共财政的保障下,集中精力服务于社区就业、社会稳定、社会养老及改善综合环境等社会事务。
现在,作为国务院首个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正在抓住“政府改革”而力图推进整个试点的进程。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说:“改革越往深处走,越需要综合配套、协调推进。从总体上看,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政府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社区巴士沿什么线路开、票价定多少,菜场建在哪里才合适……在浦东,这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政府决定之前都会听取市民的意见,初步形成了市民议政机制。“政府角色要转变,要从以自身为中心的绝对决策者转向以市民为中心的相对决策者,学会当好执行者,推动政府职能从管治向服务回归。”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说。
角色的转变正从政企、政社关系的调整入手。在政企分开的前提下,浦东政府部门把重点放在营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上。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浦东新区推出了20多项简化政府管制、降低企业商务成本的改革举措,深得中外企业赞赏。新区自身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从原来的700多项减至220项,缩减近70%。
政府职能转变中,转移出来的功能谁来承接?社会组织的培育,被新区列为政府改革的重要一环,他们提出建立“政社分开、政社互动合作”的新型关系,推进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主体、机构、职能、资产、住所、人员六个方面的分开,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发展。目前新区各类社会组织已达600多家。同时,新区政府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社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新模式。
去年起,浦东还探索建立了体制内的监察制、体制外的投诉制、社会化的评估制、自上而下的问责制。最近,新区政府21个部门拿到了由社会评估的“行政成绩单”,“82”的判分,表明市民对浦东行政效能尚属满意。
政府改革的扎实推进,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进程,目前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中确立的6个方面近70项改革,70%以上已开始实施。
现在,作为国务院首个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正在抓住“政府改革”而力图推进整个试点的进程。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说:“改革越往深处走,越需要综合配套、协调推进。从总体上看,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政府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社区巴士沿什么线路开、票价定多少,菜场建在哪里才合适……在浦东,这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政府决定之前都会听取市民的意见,初步形成了市民议政机制。“政府角色要转变,要从以自身为中心的绝对决策者转向以市民为中心的相对决策者,学会当好执行者,推动政府职能从管治向服务回归。”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说。
角色的转变正从政企、政社关系的调整入手。在政企分开的前提下,浦东政府部门把重点放在营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上。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浦东新区推出了20多项简化政府管制、降低企业商务成本的改革举措,深得中外企业赞赏。新区自身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从原来的700多项减至220项,缩减近70%。
政府职能转变中,转移出来的功能谁来承接?社会组织的培育,被新区列为政府改革的重要一环,他们提出建立“政社分开、政社互动合作”的新型关系,推进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主体、机构、职能、资产、住所、人员六个方面的分开,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发展。目前新区各类社会组织已达600多家。同时,新区政府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社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新模式。
去年起,浦东还探索建立了体制内的监察制、体制外的投诉制、社会化的评估制、自上而下的问责制。最近,新区政府21个部门拿到了由社会评估的“行政成绩单”,“82”的判分,表明市民对浦东行政效能尚属满意。
政府改革的扎实推进,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进程,目前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中确立的6个方面近70项改革,70%以上已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