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纪实
选聘大学生村(社)干部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发挥好大学生村(社)干部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大学生村(社)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
4年来,吴江共有322名大学生先后扎根农村和社区,他们在协助村(社)干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聪明才智,创办、领办、合办了各类创业富民项目。虽然这些创业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将大学生村(社)干部们融入农村的决心、服务农村的热情以及志在富民的才智展露无遗。
创业让年轻干部心系基层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村(社)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但由于多数大学生村(社)干部都是直接从学校进入社会,他们缺少对农村情况的深入了解,缺少农村工作的经历经验,缺少与农民群众的共同语言,缺少所任职村的社会关系,很难真正融入农村。
因此,吴江积极推进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帮助大学生村(社)干部实现由就业向创业转变,以创业增加村级收入、提升服务本领、实现自身价值、密切干群联系,从而使大学生村(社)干部心系基层、扎根农村,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里镇大学生村(社)干部们就为此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4月28日,在全国最大的网上购物平台淘宝网上,出现了一家由大学生村(社)干部开办的网店———同里村官铺子。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和购买千年古镇同里的各种特色商品。
“这家网店是我们同里18名大学生村干部每人出资100元集体开办的,就是为了抓住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机遇,更好地推广同里旅游,带动同里土特产的销售。”同里村官铺子负责人金娟开心地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个新开的网店,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应该算是不错了。”
“我虽然是同里人,但也是通过网店采购,才对同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里村官铺子团队成员邹文兵说,除了早已声名远播的芡实、袜底酥、蓝印花布外,其实腌制咸菜、编织鞋帽等也是同里居民的特长。“我们下一步就打算将这些在家赋闲的居民组织起来进行家庭生产,然后通过我们的网店来进行统一包装与销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同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为同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开辟网络销售崭新渠道,助推本地农民增收,是网络知识较为丰富的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的不错选择。同里镇党委组织委员吴彩英表示,一个小网店,连接大市场,大学生村(社)干部在其间,在服务中赢得居民信任,在融入中促进经济发展,在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值得鼓励和肯定。
创业让年轻干部引领农民
创业是时代的主题,创新是发展的基石,但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着创业热情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与基层农民群众相比,大学生村(社)干部年纪轻、学历高、观念新、闯劲足,有着创新创业的优势和条件,他们的成功创业能够极大地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带动农民群众转变观念,纵深推进农村基层的创新创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大学生村干部的水平高,能把我这里作为创业基地,我觉得蛮开心的。”平望镇农业科技示范户陈雪明,笑呵呵地向记者讲述了新南村大学生村干部陈萍用一副小眼镜助他解决大问题的事情。
去年起,陈雪明开始养殖野鸡。可野鸡生性凶猛,群养总相互啄伤,死伤率一度高达50%。以往的解决办法,只有剪掉野鸡锋利的喙,但这样不仅残忍,而且易引发感染。陈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求助于网络。果然,被她发现了解决办法。于是,她以0.2元/副的价格网购了专门给野鸡佩戴的小眼镜。那一副小小的红色塑料眼镜,挡住了野鸡正前方的视线,避免了打斗的发生,却不影响进食。
一项小改进,保住了野鸡养殖的质和量,难怪陈雪明提起大学生村(社)干部就赞不绝口。去年600只野鸡一上市,销售情况出乎意料的好。今年,他们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看着暖房里刚买进的鸡苗,陈萍的脸上漾出了笑容。
同样一条好建议,就帮助农民得丰收的还有七都镇长桥村大学生村干部孙永华。长桥村农民孙雪忠是位种桃大户,可以前他种的桃子品种不好,辛苦一年,盈利有限。大学生村干部孙永华在参加镇上举办的创业培训时,听说一种叫“冠华一号”的水蜜桃新品种。回到村里,孙永华就向孙雪忠作了推荐,并帮助了解有关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信息。换种的新品种当年就结出了果,一只只将近半斤重的新品桃子让孙雪忠甜到了心里。“换了新品种,每亩地就增收了1500元以上。”孙雪忠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创业让年轻干部锻炼成才
为建立健全大学生村(社)干部创业富民长效机制,去年年底,吴江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富民的实施意见(试行)》。而大学生村(社)干部们也没有让关心爱护他们的领导和群众失望。不管是已经迈开实践步伐的,还是正在筹措阶段的创业项目,无疑都让大学生村(社)干部们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创业能力,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提高在农村的威信。
“我觉得我们村大学生村干部张俞的宽体金钱水蛭养殖创业项目就挺好,等他实验成功了,我也跟着做做。”七都镇群幸村村民张国元说。据介绍,宽体金钱水蛭是名贵中药材原料,属于市场紧缺商品,售价年年上升,有“软黄金”之称。由于目前正处于水蛭休眠期,所以张俞的创业项目尚待实施。可是,提起这个创业项目,张俞已然成竹在胸,养殖方法、所需成本等都规划得很是精确。
“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积极性高,我觉得非常好。虽然仍在设想阶段,但实践需要有人扶持,我们村就对张俞的创业项目非常支持。因为只有帮助大学生村干部逐渐摸索到一整套经验,才能让他们今后有能力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带领企业创新发展。”群幸村党委书记邹根荣说。
正如邹根荣所说,大学生村(社)干部们的创业,虽多青涩,但饱含着希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想创业、敢创业的决心和信心。经过农村广阔舞台的锻炼与磨练,他们终有一天能够成为会创业、创成业的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志在富民,始于足下。
(丛丛青菜,孕育着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生机。)
(温暖灯光,照亮虽小却前景光明的创业之路。)
(小小网店,承载多少创业的激情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