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曾庆红:先进性教育要形成长效机制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05-07-06 15:09

  按照中央的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既要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也要形成长效机制。胡锦涛同志在这次教育活动动员阶段就提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也把探索和形成这一机制列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随着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收尾阶段,广大群众越来越关心这次教育活动结束后,党员、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否得到保持,教育活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能否得到坚持,教育活动的积极成果能否得到巩固。这些来自广大群众的关切,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应当看到,我们所要建立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找到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效形式,就是要真正形成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第一,形成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我们不能企求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集中教育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各方面任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才能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也就是说,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只有建立起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我们才能真正搞好这项“根本建设”,解决这个“永恒课题”。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整改提高阶段,把抓好整改与建章立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抓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来巩固和扩大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
  第二,形成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实践来看,可以考虑从建立五个方面的具体机制入手。一是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我们党强调,在新形势下不进则退、不学则退。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是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带动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制度保证。我们要把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集中学习同个人自学相结合,有效克服“学风不浓、玩风太盛”问题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建立和落实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坚持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和文明成果丰富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头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二是要建立长效的党员教育机制。毛主席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江泽民同志强调,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今天,我们还可以说,紧迫的问题在于教育党员。建立长效的党员教育机制,就要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干部和党员的素质,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三是要建立长效的党员管理机制。在当前我国社会“四个多样化”和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不断加快,党员分散性、流动性显著增强。要针对这些特点,加大对党员管理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创新党员管理手段,因势利导地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化手段在内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各类党员的分类管理、弹性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实现党员管理的全覆盖,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要建立长效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创造了一些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新方法,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要把这些有效的做法变为长效的机制,使它们在联系群众、造福群众方面长期起作用。五是要建立长效的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党永葆生机、充满活力的力量源泉。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党员作为党内生活主人翁的光荣感、责任感。要建立起让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长效的参与机制,使他们在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的同时,也为党内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组织人事报第 135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