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贵州省遵义县:巧解三个“不同步”助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       发布时间:2010-03-26 13:10
  贵州省遵义县在后备干部培养使用工作中,采取“能力用其所长、培养分类实施、选用超前谋划”三项措施,有效解决了后备干部培养中三个“不同步”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实现了早成才、成大才。
  在挂职锻炼中注重用其所长,巧解成长途径与锻炼轨迹不同步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对后备干部使用均力求做到了“扬长克短”,既注重发挥他们优势特长,又着力帮助他们克服不足,提升胜任各种不同工作的能力,解决了不分党务干部、经济干部、行政干部,只要下基层都算锻炼的传统做法,有效避免实际锻炼轨迹与应有的培养路径不同步、不合拍,甚至出现错位的不良倾向。去年,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拔30岁以下的30名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挂任乡镇长助理工作,挂任时间为1年,各镇(乡)均根据他们长处安排协助分管党建、新农村建设、烤烟生产等工作,部分镇(乡)还要求他们从包村、召开村民会开始学习基层工作方法;有的镇(乡)安排挂职干部从事协调、服务后勤工作,提升沟通能力。
  在能力提升上实施分类培养,巧解培养目标与培训方式不同步的问题。根据后备干部类型、结构、培养目标等因素,实施分类培训,解决了培训手段与内容不分层次,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实践性,村级干部、机关干部都上同样的理论课等问题。如对村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采取结对帮扶、个别培养等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能力和政治素质;对机关干部后备人才,采取加任务、压担子等方式进行培养,着力提高他们服务群众、落实政策、推进工作的能力。实践中,各镇(乡)纷纷采取党政领导与后备干部“一结一”、“搭台子”、“压担子”等方式,帮助后备干部迅速提高工作能力。近年来,还通过各级党校分类培训村级后备干部8000余人次,科级后备干部500余人次。
  在选拔任用中加大公开选拔,巧解上岗使用与适龄适位不同步的问题。为了解决以往在选拔干部上要么强调“年轻”就可一步到位,要么辗转培养多年错过干部使用的最佳年龄段,要么错岗错人,适合抓经济的却搞党务,适合抓城建的却搞农业等现象,该县着力加大公开选拔力度,在选人用人超前谋划上下功夫,既扩大了群众基础,又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选人用人氛围,让后备干部经过锻炼后能有表现自己实力的平台和机会。如去年年底开展公推直选工作中,充分结合岗位需求、后备干部培养情况、个人优势等情况,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常委票决等程序后,10名锻炼成熟、德才兼备的正科级后备干部被提拔人大主席、镇长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