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来源:
《中国人事报》2010年3月
发布时间:2010-03-09 08:53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市流动党员党委,突出“党员思想回归抓教育、健全组织体系抓建设、创新党员管理抓服务”,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稳步推进流动党员学习实践活动,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扩大代理单位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市流动党员党委目前管理党员4086名,分布在上千家代理单位。流动党员党委以代理工作为抓手,逐一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建立流动党员台账。按照“便于组织、便于联络”的原则调整组建党支部,在党员分布集中的区市设立了党总支,在企业规模大、党员人数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建立独立支部,在行业相同或地域相近的不同单位建立联合支部,把4086名流动党员编入4个总支22个独立支部20个联合支部。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后,流动党员党委立即对孵化基地创业党员进行调查摸底,组建了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创业大学生宋晓菲动情地说:“没想到大学毕业一年后,能在孵化基地找到党员的家,太高兴了。”
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扩大代理单位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流动党员工作节奏快、集中组织难、工学矛盾突出等情况,流动党员党委及所属支部努力创新工作和活动方式,增强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积极开展“网上党建”。搭建“青岛市流动党员之家”网络平台,为党员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建言献策提供服务。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党员兰信深有感触地说:“利用午休时间就能上网浏览学习党的知识,确实方便多了。”
——突出抓好“党员思想回归教育”。针对有些党员游离组织时间较长,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流动党员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抓好“党员思想回归教育”,组织开展了“六个一”学习活动,即:发放《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组织一次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向每名党员赠送一套学习材料;开展一次金融危机和创新创业能力专门培训;开展一次“读一本好书,多一份人生感悟”活动;开展一次“金点子”活动。市外企服务总公司党支部有一名离职后到国外工作的党员,主动通过电子邮件发来多篇学习体会,他写道:“党组织颇费周折与我联系上,通过学习,我的党员意识又被重新唤醒了。”
——突出主题开好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党员分布企业不同、青年人多、思想活跃特点,各党支部都以“服务青岛、有所作为”为共同主题,召开各具特点的支部组织生活会,取得明显成效。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把拓展训练、“CASE”、头脑风暴、主题交流等形式结合起来,组织创业大学生“共商创业、共谋发展”。
——采取“小快灵实”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及所属支部组织活动坚持小型分散业余为主,采取一会多用形式,既保证党员参与率,又不给党员增加额外负担。流动党员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示范点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会“三会合一”,90分钟完成了三项内容,受到支部和党员普遍欢迎。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为代理单位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流动党员党委所属各党支部大都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着力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夯实流动党员党建基础。
——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组织保障机制。针对流动党员管理组织薄弱等问题,把原人事代理党委更名为市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党委,扩大管理服务职能。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周工作会议制度和联络员会议制度。研究出台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办法、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实行了党员活动证管理。
——探索党建工作联系员制度。流动党员党委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实行了支部工作联络员制度。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让各代理单位和员工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活力,期间有3个符合独立组建支部的单位提出了组建支部申请,有68人向党支部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初步确定培养对象39人,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结合学习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李适的先进事迹,开展学“身边人、身边事”活动。培育挖掘了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六和集团党支部、市外企服务总公司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现场观摩、简报、网络、媒体等方式对其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展示,同时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让更多优秀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扩大代理单位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市流动党员党委目前管理党员4086名,分布在上千家代理单位。流动党员党委以代理工作为抓手,逐一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建立流动党员台账。按照“便于组织、便于联络”的原则调整组建党支部,在党员分布集中的区市设立了党总支,在企业规模大、党员人数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建立独立支部,在行业相同或地域相近的不同单位建立联合支部,把4086名流动党员编入4个总支22个独立支部20个联合支部。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后,流动党员党委立即对孵化基地创业党员进行调查摸底,组建了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创业大学生宋晓菲动情地说:“没想到大学毕业一年后,能在孵化基地找到党员的家,太高兴了。”
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扩大代理单位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流动党员工作节奏快、集中组织难、工学矛盾突出等情况,流动党员党委及所属支部努力创新工作和活动方式,增强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积极开展“网上党建”。搭建“青岛市流动党员之家”网络平台,为党员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建言献策提供服务。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党员兰信深有感触地说:“利用午休时间就能上网浏览学习党的知识,确实方便多了。”
——突出抓好“党员思想回归教育”。针对有些党员游离组织时间较长,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流动党员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抓好“党员思想回归教育”,组织开展了“六个一”学习活动,即:发放《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组织一次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向每名党员赠送一套学习材料;开展一次金融危机和创新创业能力专门培训;开展一次“读一本好书,多一份人生感悟”活动;开展一次“金点子”活动。市外企服务总公司党支部有一名离职后到国外工作的党员,主动通过电子邮件发来多篇学习体会,他写道:“党组织颇费周折与我联系上,通过学习,我的党员意识又被重新唤醒了。”
——突出主题开好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党员分布企业不同、青年人多、思想活跃特点,各党支部都以“服务青岛、有所作为”为共同主题,召开各具特点的支部组织生活会,取得明显成效。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把拓展训练、“CASE”、头脑风暴、主题交流等形式结合起来,组织创业大学生“共商创业、共谋发展”。
——采取“小快灵实”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及所属支部组织活动坚持小型分散业余为主,采取一会多用形式,既保证党员参与率,又不给党员增加额外负担。流动党员党委把学习实践活动示范点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会“三会合一”,90分钟完成了三项内容,受到支部和党员普遍欢迎。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为代理单位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流动党员党委所属各党支部大都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着力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夯实流动党员党建基础。
——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组织保障机制。针对流动党员管理组织薄弱等问题,把原人事代理党委更名为市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党委,扩大管理服务职能。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周工作会议制度和联络员会议制度。研究出台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办法、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实行了党员活动证管理。
——探索党建工作联系员制度。流动党员党委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实行了支部工作联络员制度。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让各代理单位和员工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活力,期间有3个符合独立组建支部的单位提出了组建支部申请,有68人向党支部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初步确定培养对象39人,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学习实践活动中,流动党员党委结合学习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李适的先进事迹,开展学“身边人、身边事”活动。培育挖掘了市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党支部、六和集团党支部、市外企服务总公司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现场观摩、简报、网络、媒体等方式对其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展示,同时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让更多优秀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