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阴县:选人用人公信度在“阳光操作”中提升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1月
发布时间:2010-02-01 11:10
陕西省汉阴县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新要求,积极实施“阳光操作”选人用人,全面推行干部公推民测、差额票决和任前谈话等制度,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有力人才支撑。
“公推民测”落实选人用人参与权。为提高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该县不断拓宽选人渠道,在全县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推荐工作中,采取民主测评、会议推荐、口头推荐、党组织推荐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干部的推荐和选拔工作。今年5月份,在干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县委召开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由县委委员和全体县级领导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2008年度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并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考评办常务副主任、县人劳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县招商局局长、县爱卫办主任、县政府接待处主任、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及县经贸局党委书记等8个正科级空缺职位和需轮岗交流的职位公开投票,进行意向性推荐。通过基层干部推荐和县级领导干部推荐相结合、个人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民意测评和民主公开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干部被推荐选拔到重要岗位,有效落实了选人用人的参与权,激发了各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内在动力。
“差额票决”提高干部任用公信度。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汉阴县干部任用票决办法》,实行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干部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国庆前夕,根据全县干部年度考核、测评结果和平时工作完成情况,在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县级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以3:1的差额比例确定了县人劳局长、县安监局长初始提名拟任人选方案,采取由全体县委委员单人单坐,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县人劳局长、县安监局长两职位拟任人选进行了差额公开表决,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有效落实了干部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良好反响。
“任前谈话”强化干部宗旨意识。该委始终把“任前谈话”作为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必经程序,采取廉政法规考试和口头谈话两种方式对干部任前进行正面引导和谈话提醒。近期,县委对新调整及提任的共53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和口头谈话,通过闭卷考试、及时公布成绩的方式督促干部自觉加强廉政知识学习,并将考试结果记入个人廉政档案,从思想上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在廉政考试和个别谈话的基础上,县委召开了干部调整任前集体谈话会议,重点就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等内容进行谈话提醒,着重点开展党纪政纪和党风廉政教育,引导新任和岗位交流干部勤政为民,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通过“任前谈话”,关口前移,有效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今年以来,该县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共对17名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对16名长期在急难险重岗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20名科级领导干部到龄转任为非领导职务,进一步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扩大了干部工作的民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有效落实了干部工作的“四权”,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阳光操作中不断提升。
“公推民测”落实选人用人参与权。为提高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该县不断拓宽选人渠道,在全县干部年度考核和民主推荐工作中,采取民主测评、会议推荐、口头推荐、党组织推荐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干部的推荐和选拔工作。今年5月份,在干部群众推荐的基础上,县委召开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由县委委员和全体县级领导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2008年度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并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考评办常务副主任、县人劳局局长、县安监局局长、县招商局局长、县爱卫办主任、县政府接待处主任、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及县经贸局党委书记等8个正科级空缺职位和需轮岗交流的职位公开投票,进行意向性推荐。通过基层干部推荐和县级领导干部推荐相结合、个人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民意测评和民主公开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干部被推荐选拔到重要岗位,有效落实了选人用人的参与权,激发了各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内在动力。
“差额票决”提高干部任用公信度。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汉阴县干部任用票决办法》,实行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干部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国庆前夕,根据全县干部年度考核、测评结果和平时工作完成情况,在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县级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以3:1的差额比例确定了县人劳局长、县安监局长初始提名拟任人选方案,采取由全体县委委员单人单坐,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县人劳局长、县安监局长两职位拟任人选进行了差额公开表决,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有效落实了干部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良好反响。
“任前谈话”强化干部宗旨意识。该委始终把“任前谈话”作为科级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必经程序,采取廉政法规考试和口头谈话两种方式对干部任前进行正面引导和谈话提醒。近期,县委对新调整及提任的共53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和口头谈话,通过闭卷考试、及时公布成绩的方式督促干部自觉加强廉政知识学习,并将考试结果记入个人廉政档案,从思想上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在廉政考试和个别谈话的基础上,县委召开了干部调整任前集体谈话会议,重点就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等内容进行谈话提醒,着重点开展党纪政纪和党风廉政教育,引导新任和岗位交流干部勤政为民,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通过“任前谈话”,关口前移,有效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今年以来,该县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共对17名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对16名长期在急难险重岗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20名科级领导干部到龄转任为非领导职务,进一步优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扩大了干部工作的民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有效落实了干部工作的“四权”,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阳光操作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