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当村官,为科学发展再添生力军
来源:
《新华日报》2009年12月12日第2版
发布时间:2009-12-17 10:02
江苏省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南京、泰州、宿迁、连云港四市选派469名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农村、社区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些下派到基层的干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区夯实了组织基础。
“挂职”、“下派”新解读——
不求简历光鲜
但求阅历炼人
入秋以来,泗洪县唐庄村变化很大:甲鱼养殖大户武殿东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加入甲鱼养殖行列;引进草绳制品厂,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编织草制品,每人一天能挣40块钱,每亩稻草能卖数百元。
唐庄村的变化得益于现任书记江远航。从县委办来到村里的第一天,江远航就开始了家家户户的走访调研。“今年底,力争人均年收入增长15%、达4800元,帮助5户贫困户脱贫,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他要用全身心的付出改变村里的面貌。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今年,包括宿迁在内的我省四市选派了46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村任支书。
“我们不求简历上有下基层的虚名,看重的是基层经历给我们的锻炼。”一批下基层的机关干部满怀激情地投入农村工作。兴化市胡官村党总支书记丁蔚听说村里路灯有3个多月不亮了,立刻打电话叫来供电局的朋友维修;一见桥梁断裂,第二天就现场办公,如今桥梁已经修缮一新;发现村医疗卫生室存在很多隐患,多方争取建设12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站。
用人不拘一格——
是人才就要
到基层大展身手
每日清晨,南京市公教新村的王老伯总要步行至玄武湖公园晨练。过去鸡鸣寺下面有一段急拐弯,没有人行道,行人路过总要万分小心。不过,那已成历史,经过改造,两条醒目的慢车道标线令往来的路人不再担惊受怕。
“小姑娘还真是说到做到了。”今年8月15日,台城社区公推直选社区书记大会上,有党员提出,这段路没有慢车道,居民不方便,问参选者该如何解决。当时参加竞选的王颖娟承诺要实地查看,协调相关部门解决。10月初的一个清晨,王老伯发现缺失的慢车道现身了。
“我保证居民反映的事,件件都有回音。”王颖娟坦言,“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压力很大,但很充实,可干的事很多。”12月2日中午记者见到年轻的王颖娟,她刚开完楼栋支部书记例会,在例会上她提出每个支部为居民解决一件实事。下午,她要和驻区单位协调与社区刚成立的“铜鼓队”整合资源。
不拘一格用人才,各地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突破“限区域”、“卡年龄”、“抠学历”、“看身份”惯例,打通机关与基层的人才流通渠道。今年7月下旬至8月底,南京市抓住社区党组织换届契机,在全市363个城市社区全部采取公推直选方式产生新一届党组织领导班子,最终118名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任职。
周学勤是泰州交巡警支队退休干部。泰州市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启动后,他第一个报名。今年8月底,他被选派到海陵区九龙镇张坝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到村任职后,周学勤发动能人捐款建设了村民健身广场,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现在,周学勤正在紧锣密鼓地与投资人洽谈高效农业项目。
469名选派干部,为基层带来清新的风——
“村支书,干成了想都不敢想的事”
月堤湖波光粼粼,风景秀丽。宿迁市宿豫区蔡集镇朱李村村民无论如何没想到,这一面水塘竟这么有吸引力,很快湖的周边将变成一个人气看涨的乡村风情旅游区。
朱李村书记杨怀忠上任伊始就“打上了月堤湖的主意”。调研、论证、村民议事会、招商充斥了上任后的日日夜夜,终于,两个月后朱李村与投资方签订“月堤湖生态旅游村”项目开发合同。项目占地1600余亩,总投资8亿元,采用BOT融资模式,计划三年完成。多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办成了,村民对这位来自机关干部的村支书刮目相看。
赣榆西部的欢墩镇黄泥沟村是省重点扶贫村,来自县委机关的年轻干部张克阳担任村支部第一副书记不到一年,就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赞。
住在村部、自己做饭,挨家挨户串门,张克阳的身心都融进黄泥沟。村里有条1.8公里长的主路,一直修不起来。年轻的“小张书记”到县里、省里多次奔走、多方筹资,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今年硬是把这条路修了起来。这是黄泥沟第一条水泥路,老百姓像爱护自己的田地一样,不等施工队泼水,一早一晚,各家各户从家里提水出来养护道路。
“上QQ聊!”南京市淮海路社区书记陈明扔下电话就上了QQ,联系辖区内的年轻非公党员。“下周要为这些高知非公党员办场相亲会。正在计划调整优化支部,以社团组织、个人兴趣为参考元素成立支部。”从机关干部到社区,陈明带来很多新气象:社区有了法律义务顾问、和电信部门联手建设新型防盗服务网络、社区宣传驻区单位……陈明们用自身实践为机关干部下基层做出了新解读。
“挂职”、“下派”新解读——
不求简历光鲜
但求阅历炼人
入秋以来,泗洪县唐庄村变化很大:甲鱼养殖大户武殿东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加入甲鱼养殖行列;引进草绳制品厂,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编织草制品,每人一天能挣40块钱,每亩稻草能卖数百元。
唐庄村的变化得益于现任书记江远航。从县委办来到村里的第一天,江远航就开始了家家户户的走访调研。“今年底,力争人均年收入增长15%、达4800元,帮助5户贫困户脱贫,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他要用全身心的付出改变村里的面貌。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今年,包括宿迁在内的我省四市选派了46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村任支书。
“我们不求简历上有下基层的虚名,看重的是基层经历给我们的锻炼。”一批下基层的机关干部满怀激情地投入农村工作。兴化市胡官村党总支书记丁蔚听说村里路灯有3个多月不亮了,立刻打电话叫来供电局的朋友维修;一见桥梁断裂,第二天就现场办公,如今桥梁已经修缮一新;发现村医疗卫生室存在很多隐患,多方争取建设120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站。
用人不拘一格——
是人才就要
到基层大展身手
每日清晨,南京市公教新村的王老伯总要步行至玄武湖公园晨练。过去鸡鸣寺下面有一段急拐弯,没有人行道,行人路过总要万分小心。不过,那已成历史,经过改造,两条醒目的慢车道标线令往来的路人不再担惊受怕。
“小姑娘还真是说到做到了。”今年8月15日,台城社区公推直选社区书记大会上,有党员提出,这段路没有慢车道,居民不方便,问参选者该如何解决。当时参加竞选的王颖娟承诺要实地查看,协调相关部门解决。10月初的一个清晨,王老伯发现缺失的慢车道现身了。
“我保证居民反映的事,件件都有回音。”王颖娟坦言,“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压力很大,但很充实,可干的事很多。”12月2日中午记者见到年轻的王颖娟,她刚开完楼栋支部书记例会,在例会上她提出每个支部为居民解决一件实事。下午,她要和驻区单位协调与社区刚成立的“铜鼓队”整合资源。
不拘一格用人才,各地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突破“限区域”、“卡年龄”、“抠学历”、“看身份”惯例,打通机关与基层的人才流通渠道。今年7月下旬至8月底,南京市抓住社区党组织换届契机,在全市363个城市社区全部采取公推直选方式产生新一届党组织领导班子,最终118名机关年轻干部到社区任职。
周学勤是泰州交巡警支队退休干部。泰州市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启动后,他第一个报名。今年8月底,他被选派到海陵区九龙镇张坝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到村任职后,周学勤发动能人捐款建设了村民健身广场,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现在,周学勤正在紧锣密鼓地与投资人洽谈高效农业项目。
469名选派干部,为基层带来清新的风——
“村支书,干成了想都不敢想的事”
月堤湖波光粼粼,风景秀丽。宿迁市宿豫区蔡集镇朱李村村民无论如何没想到,这一面水塘竟这么有吸引力,很快湖的周边将变成一个人气看涨的乡村风情旅游区。
朱李村书记杨怀忠上任伊始就“打上了月堤湖的主意”。调研、论证、村民议事会、招商充斥了上任后的日日夜夜,终于,两个月后朱李村与投资方签订“月堤湖生态旅游村”项目开发合同。项目占地1600余亩,总投资8亿元,采用BOT融资模式,计划三年完成。多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办成了,村民对这位来自机关干部的村支书刮目相看。
赣榆西部的欢墩镇黄泥沟村是省重点扶贫村,来自县委机关的年轻干部张克阳担任村支部第一副书记不到一年,就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赞。
住在村部、自己做饭,挨家挨户串门,张克阳的身心都融进黄泥沟。村里有条1.8公里长的主路,一直修不起来。年轻的“小张书记”到县里、省里多次奔走、多方筹资,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今年硬是把这条路修了起来。这是黄泥沟第一条水泥路,老百姓像爱护自己的田地一样,不等施工队泼水,一早一晚,各家各户从家里提水出来养护道路。
“上QQ聊!”南京市淮海路社区书记陈明扔下电话就上了QQ,联系辖区内的年轻非公党员。“下周要为这些高知非公党员办场相亲会。正在计划调整优化支部,以社团组织、个人兴趣为参考元素成立支部。”从机关干部到社区,陈明带来很多新气象:社区有了法律义务顾问、和电信部门联手建设新型防盗服务网络、社区宣传驻区单位……陈明们用自身实践为机关干部下基层做出了新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