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让党建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龙头”
来源: 《新华日报》2009年11月9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9-11-11 14:01
  新要求: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城乡党员管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以及经费保障、党组织活动场所等方面部署了具体实现途径,为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苏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乡区域性党建工作”、“构建以区域党组织为核心、各类单位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群众组织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党建工作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的江苏特色的新做法、新要求。
  新闻解读:实践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杨舍镇的骏马集团党委旗下多了4个支部——乘航社区党支部、双鹿村党总支、乘航小学党支部及乘航派出所党支部。作为杨舍镇的龙头企业,骏马集团当起了“龙头”,将这几个支部的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统筹,以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以企带村、以企带区、以企带校、以企联警”区域党建活动。
  张家港市的这一基层党建新模式,被称为“小区域、大党建”。小区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村、社区、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党组织资源,放大优秀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内党建工作的齐头并进。大党建,是指有效整合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群团部门的组织资源,完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着力形成纵向一级抓一级,横向贯穿所有职能部门,上下左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这是张家港市主动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创新举措。
  近年来,我省围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强企(强村)和弱村、社区和邻近村联手共建党组织或联合开展党的工作,组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党组织“统筹共建”,加快建设融便民服务、科技服务、医疗服务、文体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服务中心等举措,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龙头”。
  新闻解读:展望
  江苏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加强五大机制建设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一是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机制,打破地域、行业等界限,调整和优化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覆盖广泛、功能互助的城乡基层组织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普遍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区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对帮扶,联合开展党建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稳步推进在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四是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通过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党费支持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五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大局中谋划、部署和推进。
  专家视点
  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桑学成: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课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省就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和成果,但也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着力点不明确、现行体制障碍等问题。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全委会精神,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要求我们坚持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组织建设为关键,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拓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推动城乡基层党建互动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