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首页 > 省市要闻 > 正文
发展党内民主 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 《新华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9-11-04 12:56
  新要求: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从十七大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到四中全会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一词之差,反映了党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要求达到了新高度,充分显示了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坚强决心。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通过的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结合江苏实际,对加强党内民主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如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健全和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内民主生活质量等,为完善党内民主提供了指南。
  新闻解读:实践
  2009年7月下旬到8月底,南京市363个城市社区的党员,通过“公推直选”选出了社区党组织的当家人——党组织书记和党委班子成员。
  在这场推进党内民主的试验中,党员们先通过党员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和党组织推荐三种方式,“公推”出候选人,再用差额选举的方式,“直选”社区党委书记。这种公推+直选的方式,把初始提名权、选举权都交给了普通党员,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到保障,民主热情被极大激发。数据显示,参与角逐的4562人中,有3083人是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和党员个人自荐的,占67.6%,选举大会的平均到会率达93%,最高的达99%。
  大规模的公推直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现阶段党内民主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有专家表示,在基层大面积推行公推直选,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省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多种实践形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基层,吴江市和射阳县的党代会常任制围绕创新党内选举方式、深化党内民主监督、强化党内民主决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淮安市、溧水县“党群议事会”构筑了农村基层民主新模式;太仓市的“民主决策日”,由村干部向村民汇报“两委”工作情况,让普通村民参与到村务的决策中来,以党内民主引领人民民主……在各地,继2004年11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对拟任无锡市委书记人选进行全委会票决后,干部选任全委会票决在不少市县已成常态。
  新闻解读:展望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金万说,党内民主是增强我们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基石。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扎实实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能力,健全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省委《意见》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进行了制度化安排。如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各类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普遍推行乡镇、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时公推直选;积极推广党群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党内事务听证制、党员或党员代表列席党委会等做法;推广党员或党员代表问询质询制度,诫勉谈话、责任追究制度等,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社会公开评价机制。
  这些将有力地拓宽基层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渠道。此外,还将制定地方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作为同级党组织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把党代表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
  专家视点
  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桑学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对于保持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和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才能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近年来,江苏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国第一位公推公选的县长在徐州市的沛县产生;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也走在全国前列;镇江率先在全国探索实行党务公开;一些地方把票决制扩大运用到全委会和常委会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上。这些探索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创新了党内民主形式,丰富了党内民主内容,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尤其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方面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