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注重取得实效
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取得实效,着力提高全体党员的科学发展意识,挖掘学习实践活动的特色载体,整合全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机动能,为全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不同类型单位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对不同情况的党员开展分类指导。全市建立了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联系点,成立了6个指导检查组,以及学校、卫生、“两新”组织3个指导小组,同时各参学基层党委选拔一批党员干部担任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员,派驻到村、社区和企业,创造性地开展好指导服务工作。
针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参学人数多、分布广、集中学习难的特点,全市创新设计科学发展观的多种学习载体,采取远程助学、送教上门、党员中心户交流、开设电视党课辅导等形式,着力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同时专门聘请苏州和吴江的10名领导、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组成了宣讲团,以“菜单式”选学的方式进行授课。
如何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加快推进全市科学发展跃上新台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要求。为此,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吴江就特别突出实践特色,做到“三个结合”,注重活动实效。
与“奋战四季度”紧密结合
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值全市上下奋战四季度、冲刺一百天、夺取全年新胜利的关键时期。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把学习高度统一到加快转型升级、加速经济增长的新要求上来,把实践高度聚焦到抢抓战略机遇、打造“乐居吴江”的新探索上来,力争早日完成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抢抓太湖大整治、上海大开放、沿海大开发三大机遇,加快城市创新发展,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加快产业创新发展。二是推动转型升级,使主导产业在打造核心优势上求突破,新兴产业在培育规模优势上求突破,服务业在形成特色优势上求突破,产业发展在综合配套上求突破。三是进一步完善竞赛考核体系,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强化目标意识,全力以赴争先进位。
与民生工作紧密结合
始终把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普惠于民。一是扎实推进实事工程。抓好与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确定的12项“群众得实惠”实事项目的衔接工作,做到边查边改,把实事项目和各项措施一项一项落实到基层,真正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二是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水平,扩展就业创业空间,着力抓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认真兑现养老、医疗、低保、优抚对象补助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把准民生问题的“脉”,开出有效破解的“方”。进一步健全信访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全力以赴加以解决,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
把抓活动、促党建,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是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全面推行和完善党务公开,在农村推行党员提案制、党代表议事会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三是统筹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局村挂钩、局企挂钩、村企挂钩、局社挂钩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党建服务年活动,全面推行“无候选人一票直选”或“公推直选”,积极构建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