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首页 > 基  石 > 正文
以提升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
来源: 2009年8月31日《吴江日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09-09-01 09:27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吴江认真贯彻“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基本要求,坚持把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事关切身利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最大限度地让广大群众体验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就业是民生之本,围绕实现“本市籍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2%,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全市提供就业岗位12000个”的目标,吴江大力实施推进毕业生就业“五大计划”。实施“毕业生就业岗位拓展计划”,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公益性岗位主要面向毕业生招聘,鼓励非公企业积极接收毕业生。实施“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基地、制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等,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全程服务。实施“困难毕业生援助计划”,建立毕业生就业志愿援助基地,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实行优先推荐等,确保毕业生就业。实施“毕业生能力提升计划”,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实施毕业生技能培训工程等,促进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实施“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发布计划”,健全完善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建立便捷、高效、顺畅的网上就业招聘通道。
  办好民生实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困难人群的扶贫帮困。为此,吴江加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体验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更多实惠。2009年,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原来每人每月的360元、240元提高到410元和310元。市镇两级财政还准备近5000万元低保资金,向全市6607户、12540名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增发一个月的低保金,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改善。同时,吴江还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窗口,为困难职工提供困难救助、大病互助、应急救助、就业指导、职业培训、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工伤事故调处、农民工欠薪监控等“一条龙”服务。
  为了创造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吴江各参学单位将本职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着力改善人们的出行、住房、医疗等条件,切实提升学习实践活动的群众满意度。吴江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率达到18%,城市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千米/平方千米,500米半径计算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82%,城市公交空调车比例达到45%。吴江加快推动住房保障扩面工作,将2009年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标准调整为家庭人均月收入850元以下,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家庭收入标准调整为以200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0元的70%计算,审批工作由原来每年一次定期集中受理申请,调整为全年受理申请。为全面提升健康服务品质,吴江在全体市民中广泛开展健康“五个一”服务工程,即与每个市民家庭签订一份卫生保健合约,建立一份健康档案,配备一个保健服务团队,提供一份医疗保险,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启动服务企业“五个一”工程,即完善“一站式”卫生行政许可审批制度,为一百家企业办一百场健康讲座,为一百家企业选派一百名健康指导医生,为一百家企业培训一百名健康管理师,为一百家企业发放一百张卫企服务绿卡。同时,积极向未成年残疾人提供康复保障,凡0-6岁残疾儿童在苏州指定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低保家庭报销100%,普通家庭报销50%;对未安装助听器的给予免费安装,对已安装助听器的每人补助5000元,对植入耳蜗的每人补助3万元。
  一系列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使每个吴江市民得到了实惠,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利益保障,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使学习实践活动获得了更扎实、更广泛的民意支持,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