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首页 > 基  石 > 正文
要把“村官”当事业,扎根农村创大业
来源: 2009年8月31日《吴江日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09-09-01 09:40

中共吴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钱  能

  8月11日,连日暴雨后的空气格外潮湿,我来到同里镇走访结对联系的大学生“村官”裴少华。
  小裴是2006年经苏州市统一选聘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转眼已在同里镇九里湖村工作了3年,现在的职务是村党委委员、村主任助理。不是第一次见面的我们一入座就交谈了起来,既没有事先下发的提纲,也没有当场限定的框框。正是这样无拘无束的交谈,让我尤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所思所想所虑,也触发了对如何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更多思考。
  思考之一:要把“村官”当事业。对大学毕业当“村官”,有的认为是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有的认为是通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块跳板;还有的认为是大材小用,学非所用。从现实来看,持“就业”论、“跳板”论或“无用”论的,不在少数。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广大到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不仅把村官当成是一份职业,更当成是一份事业,真正按照“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要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安心扎根,干事创业。
  思考之二:要资年轻谋大业。大学生“村官”最大的“资本”是年轻。虽然他们缺少经验,但也因之而没有框框,没有束缚,富有创新的勇气和活力。我们要营造良好氛围,保护好、引导好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激励大学生“村官”这支队伍在农村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立足实际,在认真总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新农村建设的远景,并在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中真正发挥好生力军的作用。
  思考之三:要以团队共创业。通过几年来的选聘培养,我市大学生“村官”已达159人,时下我们正在选聘的新一批大学生“村官”有171人。应该看到,这已是一支很大的队伍,而且对全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意义深远。如何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活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加强团队建设。要通过组织推动、政策扶持、社会支持、市场引导,激励大学生“村官”发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以团队来创办、领办、合办创业富民项目,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多作贡献。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能在联系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