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钱振华荣膺“苏南十位典型村官”
来源: 《吴江日报》2009年8月25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9-08-27 11:27

  日前,由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新农村网”举办的“江苏苏南十位典型村官”评选结果揭晓。吴江市桃源镇梵香村大学生村官钱振华榜上有名,成为吴江首位获此殊荣的大学生村官。
  钱振华作为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桃源镇梵香村主任助理,他扎根农村,真心与村民相处,诚心为农民服务,积极争取资金亲身参与创业,很快赢得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吴江日报《百姓人物》曾以《青春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为题专题报道过他。

青春绽放在希望的田野

  桃源镇梵香村主任助理钱振华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近一年的农村工作,他走遍了19个村民小组,走访到了每一位村民。他为村民带去了“种植、养殖、运动养生、卫生健康、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他与农民结成朋友,帮助他们春播、秋收;他给村民调解纠纷,和谐邻里关系;他协助村委会领导做好经济工作,服务好每一家企业。
  他坚持自己的选择
  今年24岁的钱振华出生于桃源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怀着“功成名就”的喜悦,带着大学毕业证书到江苏人民出版社报到上班,成为在大城市里有体面工作的大学生。能跳出农门,在省城找到体面的工作,亲戚朋友都感觉钱振华很有出息。然而,当江苏省委、省政府选聘大学生村官时,钱振华不假思索,毅然辞掉了出版社的工作。亲戚朋友一时很不理解,甚至难以接受,但钱振华有自己的想法:“大学生到农村发展利国利民。一方面农村天广地阔,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十七大’以来农村的改革发展正进一步推进,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具有时代视野的就业选择。”
  他要让自己先干出个样子来
  梵香村为桃源镇镇级开发区所在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愿来到村里的钱振华作了一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村里的情况。
  群众利益无小事,从小生长在农村的钱振华深知农民生活的不易。上任不久他就做了三件事。第一,整理台账,把村里各方面的大事记录在案;第二,用大字号印上“大学生村官”五字,留下姓名和电话,发放到村民手中方便联系;第三,给村民上了一堂课———远程教育网络运用,让村民了解更多新鲜有用的知识。
  当时,村里正在修建村级公路延伸路段,虽然是件实事,但也因此引起了一些矛盾。钱振华一边负责监督修路,一边主动去做说服工作。火热的夏日里,有时一上午就跑三四趟,口干舌燥,双脚跑得发酸。这时钱振华也产生了退却之意,向村党总支书记宋金龙寻求帮助。宋金龙安慰说,作为初到基层的农村工作者,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在经验丰富的前辈们的帮助下,钱振华重新调整思路,再做工作,终于说服了这几户人家。
  最近,梵香村正在创建省卫生示范村,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钱振华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这些建议都被村里采纳。经过初步整治后的梵香村环境卫生大有改观。
  在实践中,钱振华悟到了与百姓打交道的诀窍。去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一村民家中,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发愁。走近仔细询问后才知道现在安装的数码电视,虽然画面清晰,但一些老年人不会使用。于是,钱振华一有空就挨家挨户上门,教老年人使用数码电视。一提起这件事,许多老人对钱振华赞不绝口:“这个小伙子好,一点架子都没有,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当了解到梵香村在信息发布方面不及时,他马上写了一份倡议书,建议用短信平台或网络来发布信息,提高办事效率。钱振华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梵香村筹建了村级网站,通过网络大力宣传梵香开发区,提高知名度,现在村网点击率已经突破3万。钱振华还制定了“每周工作计划表”,让自己的工作有序开展,做到大事小事不遗漏。
  他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既然当上了村官,也有了群众基础,就要思考如何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钱振华和桃源镇另外9名大学生村官看到了桃源在蔬菜新品种种植方面的空白。他们走访调研了几个大型农业基地,萌发了种植紫心山芋的想法。此后,他们四处收集种植信息,调研市场行情。最终通过全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团队的努力,他们和苏州一家农产品加工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确定发展山芋种植,共同打造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为了实现创业的理想,钱振华和村官朋友们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向镇领导作了汇报。面对这个年纪不大,但做起事来有勇有谋的大学生村官,镇领导非常欣赏,也十分重视,表示要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并无偿提供50亩实验用地。
  找到了合适的土地,钱振华及其创业团队和镇领导、农技师一起研究紫心山芋的种植技术。在奖金不足下,镇政府还积极协调,为他争取到了一笔钱。手捧着一笔来之不易的资金,钱振华心里明白,这些钱凝聚着领导和朋友们的殷切希望,一定要竭尽全力把他干好。现在,40亩紫心山芋苗已经静静地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钱振华和乡亲们经常会去照看它们,大家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的每一天都很充实
  钱振华的家距离梵香村有近10公里路,每天开着电瓶车上下班,一到冬天或下雨天就更不容易了,但他从没喊过一声苦。钱振华每年享受省财政发放的1.8万元经济补贴,还有镇上发的每个月600元的工作补贴。对于这笔收入,钱振华表示,虽然不高,但农村吃饭穿衣住宿都是自家的,平时花不了多少钱,生活过得倒也充实。
  “以前在城市里上班,经常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现在回到农村,当初的那种浮躁正在渐渐退去,刚来时的胆怯和担心消失了,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谈起工作和收入,钱振华显得很豁达。
  对于这名大学生村官,老支书邹德坤感慨不已。他说,上级派钱振华来时,刚开始自己并不信任他的能力,是钱振华的实际行动改变了他的看法。“我觉得农村太需要像钱振华这样有知识、有思路、有办法的干部了。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支持钱振华把农村工作做好。”邹德坤说。
  一年中,钱振华已荣获了江苏省“村官之星”称号;参加《村官面对面》节目,与水利厅张小马厅长面对面交流,共话民生;被聘为吴江市委党校特邀研究员。前不久,作为吴江和苏州市大学生村官代表,钱振华参加了全省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钱振华敞开心扉告诉记者:“一个人首先得有事业心,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大学生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一番事业提供了平台,个人就可以和村集体同步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他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在“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困境前,不要轻易放弃理想和信念。与其在城里漫无目的地寻找,不如到农村创业实践,广阔天地是年轻人实现希望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