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则企业发展动力足
来源:
《新华日报》2009年8月19日第2版
发布时间:2009-08-25 12:29
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15日举办的江苏企业家高层峰会,出现了一票难求的“非常状况”——原本受邀的是包括大型国企老总和“民企100强”负责人共200多人,但不少中小企业老板不请自来,使得参加活动的人数超千名,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把江阴大剧院坐了个满满当当。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当党建走出体制内的小圈圈,淡化是“国”还是“民”的烙印,党建活动也就走出了边缘,回归了本位。
从封闭到开放:党组织牵线带来多种资源的融合
国企民企以党组织为纽带,在组织、信息、活动、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共建,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这是江苏省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推出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我省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构建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大突破。江阴峰会的主题,正是“深化统筹共建”。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金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党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十七大的部署,以统筹的理念和方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布局调整。一方面,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建起统筹开放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建的融合,实际上带来的是各种资源的融合互通,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生产力,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共赢。与江苏银行结对的扬州龙川钢管集团去年的销售额突破了30亿元,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在艰难的创业初期,还是全球金融风暴下的困难时期,江苏银行始终对我们不离不弃,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关心。一年多以来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加强了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党员员工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我们龙川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融党建于经营管理之中:一堂“润物细无声”的党课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元对当前经济形势作深度解析 ,王石、柳传志、唐骏等大腕传授企业发展之道,这样一些颇具“含金量”的内容使得参加这场峰会的企业家们始终聚精会神。会议期间,没有外出吸烟的,更没有中途溜号的。
“我们一些党的活动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单调枯燥,而这次内容之生动丰富,实效反映之强烈,确实出乎意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推广。”中组部组织局副局长徐彦军指出,会议紧扣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中心议题,紧贴企业发展的实际。有助于指导企业把党建工作融入于企业经营管理,融入于人才培养,融入于企业文化,以党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优势。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认为,江苏省委组织部为民企创建这样一个平台,是组织工作的创新。“我看了今天整个会议的情况,增加了新认识,对我们建设好企业文化很有启迪。”
培训民企后备人才:为新一轮发展增后劲
如果说,倡导统筹共建是着眼当前,那么峰会上启动的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则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这一全国首创的培养计划,提出在两年时间内有选择地对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全方位培训。接受培训的后备人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通过进党校学习、到基地培训、由导师帮带、到国企挂职锻炼等方式,形成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
“江阴的上市公司占全国的1%。我们深切体会到党建强则企业强,企业家看得多远,企业就能走得多远。”江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锡南说,在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同时,江阴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加强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为江阴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通过统筹共建这个平台,从长远着手,一是可以培养新一代企业家对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夯实党在企业的基础。”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当党建走出体制内的小圈圈,淡化是“国”还是“民”的烙印,党建活动也就走出了边缘,回归了本位。
从封闭到开放:党组织牵线带来多种资源的融合
国企民企以党组织为纽带,在组织、信息、活动、人才等方面进行统筹共建,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这是江苏省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推出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我省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构建开放式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一大突破。江阴峰会的主题,正是“深化统筹共建”。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金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党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十七大的部署,以统筹的理念和方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布局调整。一方面,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建起统筹开放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建的融合,实际上带来的是各种资源的融合互通,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生产力,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共赢。与江苏银行结对的扬州龙川钢管集团去年的销售额突破了30亿元,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在艰难的创业初期,还是全球金融风暴下的困难时期,江苏银行始终对我们不离不弃,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关心。一年多以来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加强了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党员员工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我们龙川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融党建于经营管理之中:一堂“润物细无声”的党课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元对当前经济形势作深度解析 ,王石、柳传志、唐骏等大腕传授企业发展之道,这样一些颇具“含金量”的内容使得参加这场峰会的企业家们始终聚精会神。会议期间,没有外出吸烟的,更没有中途溜号的。
“我们一些党的活动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单调枯燥,而这次内容之生动丰富,实效反映之强烈,确实出乎意外,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推广。”中组部组织局副局长徐彦军指出,会议紧扣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中心议题,紧贴企业发展的实际。有助于指导企业把党建工作融入于企业经营管理,融入于人才培养,融入于企业文化,以党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优势。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认为,江苏省委组织部为民企创建这样一个平台,是组织工作的创新。“我看了今天整个会议的情况,增加了新认识,对我们建设好企业文化很有启迪。”
培训民企后备人才:为新一轮发展增后劲
如果说,倡导统筹共建是着眼当前,那么峰会上启动的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则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这一全国首创的培养计划,提出在两年时间内有选择地对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全方位培训。接受培训的后备人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通过进党校学习、到基地培训、由导师帮带、到国企挂职锻炼等方式,形成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
“江阴的上市公司占全国的1%。我们深切体会到党建强则企业强,企业家看得多远,企业就能走得多远。”江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锡南说,在统筹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同时,江阴始终坚持着眼长远,加强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为江阴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通过统筹共建这个平台,从长远着手,一是可以培养新一代企业家对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夯实党在企业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