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农村建设一线书写绚丽青春
来源:
《新华日报》2009年6月29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9-06-30 16:46
意气风发,青春激扬。在火热的6月,我省选聘的501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将奔赴基层一线,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满怀着干事创业的热情,肩负着党组织的嘱托,向着农民的期待,他们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和省委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干部后备力量,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深远战略。当前,农民、农村、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变,最缺乏的是拥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十年磨一剑,雏鹰当展翅。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识技术,思路新见识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大有用武之地,这已被实践所证明。目前,全省有7000余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乡村,他们为农村带去了现代知识,送去了信息技术,传播了先进文化,更带去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一大批大学生村官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羊”,成为村民的“主心骨”。新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加盟,将为这一群体补充更多新鲜力量,为基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好钢需待百炼出,精兵尚须勤打磨。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了解农村、了解群众,才能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磨练意志、经历考验,才能增长本领、担当大任。大学生到基层后,要尽快融入农村,先当“村民”,后当“村官”,脚踏实地,多向当地干部学习,多向本地能人请教。要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专业特长,传播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理念,促进科技兴农。要拓宽思路,耳聪目明,把农村资源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帮助农民发展致富。要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在服务“三农”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做好长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准备,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光辉业绩!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中央和省委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干部后备力量,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深远战略。当前,农民、农村、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变,最缺乏的是拥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十年磨一剑,雏鹰当展翅。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识技术,思路新见识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大有用武之地,这已被实践所证明。目前,全省有7000余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乡村,他们为农村带去了现代知识,送去了信息技术,传播了先进文化,更带去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一大批大学生村官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羊”,成为村民的“主心骨”。新一批大学生村官的加盟,将为这一群体补充更多新鲜力量,为基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好钢需待百炼出,精兵尚须勤打磨。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了解农村、了解群众,才能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磨练意志、经历考验,才能增长本领、担当大任。大学生到基层后,要尽快融入农村,先当“村民”,后当“村官”,脚踏实地,多向当地干部学习,多向本地能人请教。要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专业特长,传播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理念,促进科技兴农。要拓宽思路,耳聪目明,把农村资源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带头创业、带领创业,帮助农民发展致富。要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在服务“三农”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做好长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准备,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