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首页 > 经验介绍 > 正文
震泽镇大学生“村官”扶贫互助基金会成立
来源: 《吴江日报》2009年6月21日       发布时间:2009-06-23 16:47
  在创立了大学生“村官”网、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宣传队、种养殖基地、创业基金等一系列属于大学生“村官”的舞台后,6月18日,震泽大学生“村官”的又一创新之举———大学生“村官”扶贫互助基金会宣告成立。
  成立扶贫互助基金会,源于大学生“村官”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关爱。在基层锻炼的近一年来,“村官”们感受到了城乡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了解到许多贫困学子挣扎在失学边缘的痛苦。16名大学生“村官”发起了建立扶贫互助基金会的倡议,并且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基金会的筹办运作模式。
  “扶贫互助基金不用政府注资,应该算是‘村官’们大胆创新和实践的结果。”震泽镇党委组织委员汤伟忠说。震泽彩钢板厂众多的产业特点给了“村官”们创新灵感,而选择彩钢板企业聚集地之一的朱家浜村进行创新实践,则是双方共同的需要。朱家浜村党总支书记徐坤明说,全村尚有20多户贫困户需要救助,成立一个扶贫互助基金会也是村里一直考虑的问题。为此,大学生“村官”与朱家浜村携手,利用该村集体资产,筹建了一个型材五金加工的小型企业,起名为众助型材五金加工厂。因此,这个扶贫互助基金会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朱家浜村扶贫互助基金会。
  当天扶贫互助基金会的成立也就是众助型材五金加工厂开业的日子。起名众助可谓名副其实,企业是在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和很多企业家的帮助下诞生的。在“村官”们的广泛走访宣传下,很多彩钢板企业成为众助的合作单位,与其签订合作意向书。徐坤明说,企业把一部分生意放在基金会名下的型材厂,就是为本村乃至全镇的扶贫帮困事业献一份爱心。汤伟忠说,型材厂的盈利就是扶贫互助基金的来源,其中一部分用于朱家浜村扶持贫困户,一部分将资助震泽的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