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构建村书记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09-06-04 17:04
近年来,吴江市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始终抓住村书记队伍建设这个龙头,积极构建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扩源引才,健全选拔培养机制。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重点从优秀村干部、“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和民营企业主中选拔村书记,鼓励村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目前,全市共有“双带型”村书记146人,双带比例达58.4%,“一肩挑”书记28人。二是扩大民主选任方式。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无候选人直选”和“公推直选”,目前已有41个村通过民主直选方式产生村书记。三是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工程,目前,全市配有大学生村干部135名;加大从复退军人、非公企业优秀人才、农村致富能手、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力度,建好村书记的“蓄水池”。
提升素质,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把村书记培训纳入市镇两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全市集中轮训与各镇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制。全市每年组织一次短期轮训,三年开展一次时间较长的集中轮训;各镇每年对村干部自主培训2-3次。二是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确定培训重点,设置培训课程,2009年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依法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集中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除集中授课、举办讲座、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外,建设开通了吴江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开展远程教学,组织村书记赴欧洲、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开展境外培训。三是全面提升村书记队伍综合素质。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村书记共144人,占57.8%。
落实“规范”,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出台《吴江市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村级工作运行程序和村干部工作行为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行政村全面推行“三规范”,推动村级组织“依责治村、按章办事、以纪管人”。一是落实工作规范,对村党组织主要工作职责和村级工作运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推动村级党组织按章办事依责运行。二是落实行为规范,制定村书记行为“八条标准”、“八个严禁”,组织村干部每年度向村党组织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群众代表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质询。三是落实监督规范,全面试行农村“党员议事制”和“党群议事会”,落实党务公开制,强化党员和群众对村党组织工作决策和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有效监督。
以人为本,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完善政策,面向村书记(主任)考试录用镇机关公务员,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市、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拓展村书记的发展空间。二是提高经济待遇。完善养老保障,从1994年起,对村书记全部参照城镇职工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实行村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待遇报酬与考核结果挂钩。三是多渠道帮扶离任村书记,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未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离任村书记适时不断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任村干部工作的意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发挥离任村书记作用。
扩源引才,健全选拔培养机制。一是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重点从优秀村干部、“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和民营企业主中选拔村书记,鼓励村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目前,全市共有“双带型”村书记146人,双带比例达58.4%,“一肩挑”书记28人。二是扩大民主选任方式。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无候选人直选”和“公推直选”,目前已有41个村通过民主直选方式产生村书记。三是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工程,目前,全市配有大学生村干部135名;加大从复退军人、非公企业优秀人才、农村致富能手、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力度,建好村书记的“蓄水池”。
提升素质,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把村书记培训纳入市镇两级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建立全市集中轮训与各镇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制。全市每年组织一次短期轮训,三年开展一次时间较长的集中轮训;各镇每年对村干部自主培训2-3次。二是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确定培训重点,设置培训课程,2009年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依法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集中培训;在培训形式上,除集中授课、举办讲座、专题研讨、现场教学外,建设开通了吴江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开展远程教学,组织村书记赴欧洲、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开展境外培训。三是全面提升村书记队伍综合素质。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目前,全市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村书记共144人,占57.8%。
落实“规范”,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出台《吴江市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村级工作运行程序和村干部工作行为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行政村全面推行“三规范”,推动村级组织“依责治村、按章办事、以纪管人”。一是落实工作规范,对村党组织主要工作职责和村级工作运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推动村级党组织按章办事依责运行。二是落实行为规范,制定村书记行为“八条标准”、“八个严禁”,组织村干部每年度向村党组织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群众代表进行述职述廉,并接受质询。三是落实监督规范,全面试行农村“党员议事制”和“党群议事会”,落实党务公开制,强化党员和群众对村党组织工作决策和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有效监督。
以人为本,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完善政策,面向村书记(主任)考试录用镇机关公务员,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市、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拓展村书记的发展空间。二是提高经济待遇。完善养老保障,从1994年起,对村书记全部参照城镇职工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实行村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待遇报酬与考核结果挂钩。三是多渠道帮扶离任村书记,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未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离任村书记适时不断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离任村干部工作的意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发挥离任村书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