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首页 > 中央精神 > 正文
江苏有效改进军转干部安置
来源: 《人民日报》2009年5月10日第1版       发布时间:2009-05-12 13:47
  南京军区某部副师职转业干部董卫,在部队从事电子对抗专业,立过二等功,不久前在江苏省直机关和南京市联动的“量化考核、积分选岗”活动中,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顺利选择了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这一职位。和董卫一样,2004年以来江苏全省安置的2.6万余名军转干部,大多数都从这项安置军转干部的新模式中受益。
  据江苏省委组织部介绍,江苏转业干部数量多。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党委通过合力解难持续创新,采取“轮流接收、带编分配,量化考核、积分选岗”的安置办法,走出一条军转干部安置变“被动安置”为“公开择岗”的新路子,形成了安置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氛围,最大程度实现了军转干部科学选岗、人岗相适。
  “量化考核”,就是根据军转干部资历和在部队期间表现贡献进行考核,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量化积分;“积分选岗”,就是根据积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择安置岗位。江苏从2001年起开始探索这一安置模式,军地6个部门联动,2004年起在师团干部中试行,2007年底江苏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进行规范。他们专门建立了3大项10多个小项的“量化考核师职转业干部积分表”,将资历、贡献作为量化积分的基本依据,根据军龄、职级、任职年限计算分值;对立功受奖,长期在边远地区、艰苦岗位工作的,增计“附加分”。
  据了解,在考核选岗过程中,有关方面坚持政策、岗位、结果全程公开,有力化解了军转安置中的各种矛盾,从制度上杜绝了“条子多”、“招呼多”等不正之风。例如,安置工作展开前,通过多种形式向转业干部讲清积分办法、工作程序;积分结果出来后,请本人签字确认,如有异议,由军地职能部门共同甄别核实;在组织选岗时,还邀请其亲属和部队领导出席;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编制等部门全程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让在部队贡献突出的军转干部优先选岗,转业干部安心等安置的多了,四处跑安置的少了;用人单位主动接收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单位和个人满意度高了,埋怨情绪少了。”在边防工作28年、荣立过二等功的新疆喀什军分区原政委胡同军,转业时曾担心没“关系”,工作安置不好。回来后发现,军地军转安置部门依据档案对转业干部服役期间的德才表现进行考核,专门建立了“量化考核师职转业干部积分表”,他放心了。最终,胡同军因积分靠前选到省总工会副主席岗位。
  据悉,南京军区和江苏正在研究将这一安置模式的范围逐步扩大到营职以下军转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