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成效明显
来源:
2008年12月29日《吴江日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09-01-06 13:30
第四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启动于2006年,全市共83个年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列入本轮扶持计划。通过三年帮扶,目前全市共有63个薄弱村实现脱贫,其中3个村年收入近200万。
第四轮扶持薄弱村工作继续采取“市镇联动、局村挂钩、结对帮扶,一定三年”的办法进行。在帮扶过程中,我市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以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形式,把对薄弱村的直接物力、财力支持转化为有产出、有效益的投资性支持。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弱村与强村、弱村与弱村、村与企业、村与农户合作的形式,根据出资比例确定股份和收益比例,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使用。三年来,市镇两级帮扶单位共为薄弱村提供无偿支持资金6180.6万元,购建标准厂房6.56万平方米、集宿楼3.4万平方米,建造商业店面房、综合楼及农贸市场1.38万平方米。通过挂钩扶持,薄弱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一批经营能手、致富能手充实进薄弱村干部队伍,也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轮扶持薄弱村工作继续采取“市镇联动、局村挂钩、结对帮扶,一定三年”的办法进行。在帮扶过程中,我市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以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形式,把对薄弱村的直接物力、财力支持转化为有产出、有效益的投资性支持。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弱村与强村、弱村与弱村、村与企业、村与农户合作的形式,根据出资比例确定股份和收益比例,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使用。三年来,市镇两级帮扶单位共为薄弱村提供无偿支持资金6180.6万元,购建标准厂房6.56万平方米、集宿楼3.4万平方米,建造商业店面房、综合楼及农贸市场1.38万平方米。通过挂钩扶持,薄弱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一批经营能手、致富能手充实进薄弱村干部队伍,也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