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吉林:现代远程教育如何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大局
来源: 《求是》2008年23期       发布时间:2008-12-04 16:34
  党的十七大作出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吉林省是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省,2008年底将全面完成远程教育基础建设任务。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大局,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切实发挥远程教育信息化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1.要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骨干网络。为适应农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吉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采取了卫星接收、有线传输和IPTV宽带互联网三种建设模式,其中以IPTV宽带互联网建设为主体模式。此模式终端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功能完善,易维护、易管理,可直接进村入户,符合农村经济现状,是吉林省近年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工程。它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发展中突出发挥了以下优势:
   一是发挥远程教育信息传递直观互动的技术优势。农村作为继续教育领域,农民群众更需要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政策法规教育、影视文化娱乐等方面采用IPTV技术,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融为一体,农民群众易学、易懂、易接受。同时,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语音、图文、视频等多样性的信息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多样化生产生活需求。
   二是发挥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资源优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海量信息。内容涵盖农业加工制作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预测信息,气象、疾病等预警信息,科技信息,以及政策法规、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种植养殖疫情防治、职业技能培训、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中小学教育、影视文化娱乐、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三是发挥平台互动、网络立体交叉的传输优势。农民通过便捷的方式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的愿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但信息网络化进村问题仍是困扰农村信息化规模推广的瓶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依托网通公司的技术支持和网络支撑,在省、市、县建立三级播出平台,着眼于农村所有的行政村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并以卫星接收、有线电视传输和光盘播放为补充模式,实现远程教育村级终端站点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吉林省形成的省、市、县三个层面教学平台互动,“天网”、“地网”、“人网”三网立体交叉的远程教育网络传输平台,已最大限度地覆盖全省广大农村。
   2.要成为农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主体。
   一是为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继续开发整合农村市场信息资源,在充分集聚农村政务、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农户、产供销等信息群基础上,调整信息结构,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加强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分析,及时准确地将市场、科技、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信息以图文、视频等方式传递到农民手中。
   二是立足为农业发展提供大流量的农村信息资源。要在每年提供5000小时的教学课件基础上,建立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协作系统。组织协调好全省所有的涉农部门,整合教学资源,形成上下协调、互相共享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协作机制,制作出更符合农村需求的多方面信息资源。
   三是建立进村入户的农村远程信息服务体系。根据IPTV网络技术标准,积极推进覆盖面广的远程教育宽带互联网模式终端站点建设,尽快在全省建立上下一致、标准统一,具有更强集聚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完成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快向社区、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普通农户延伸,努力实现进村入户。
   3.要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平台。目前农村劳务经济异军突起。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宣传、信息、培训服务,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网络通道,打造新的劳务品牌。
   一是构建农村就业创业理念教育平台。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广泛宣传创业谋发展的理念。制作农民工就业服务系列专题片,重点宣传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的案例和政策支持等。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创业理念。
   二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信息平台。要整合农村劳动力市场资源,建立远程教育服务信息专栏,在求职群众和招聘企业之间搭建信息桥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求职用工信息服务,切实为他们牵线搭桥。
   三是构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平台。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实际,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按照市场用工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为农村劳动力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使农民群众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要成为服务农产品交易的信息通道。农村生产活动中的根本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要注重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提供农业商务信息服务,拓宽信息渠道,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农村“卖难”问题。
   一是扩大农产品的商务信息量和浏览量。农村党员干部远程信息网要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行情、预警预测、交易规则等信息查询和浏览功能。农民用户不仅可以浏览远程教育门户网站信息,还可以通过图文网站集群和辅助教学网站浏览商务信息,最大限度地丰富农业信息服务内容。
   二是强化农产品的商务信息发布功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了图文网站、门户网站和影视版视频网站三个信息发布通道,农民用户可基于该平台发布需求信息,进行农产品展示。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同时发布到“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服务站”,再通过电话、网络、电视、电台的信息服务平台向农村进行信息覆盖。
   三是实现农民群众商务信息留言互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和图文网站具备信息留言功能,在用户浏览信息时,可向发布信息者留言,进行商务信息反馈。
   四是通过专家答疑实现市场咨询。图文网站设有专家交互区,用户可以用信息留言、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直接与专家沟通交流商务信息。
   五是围绕农产品供求进行商务定制。辅助教学网站和电视图文网站信息覆盖生产、生活全过程,信息内容分类较多。可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其获取最关心的信息。
   六是针对特殊需求用户开展信息配对。用户发布供求信息后,系统能够自动搜索网站数据库及数据交换中心数据库,查询与之配对的相应信息。
   通过以上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便利农民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流动,切实从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上化解农产品市场不确定因素,实现传统农业从市场风险型向信息对等型转变。
   5.要成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应重视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发挥远程进村入户的技术优势和网络直播优势,切实抓好乡土人才教育,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要创新教育模式,制定好远程培训规划。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定期做好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要贴紧农村实际和农业特色搞好区域内实用人才培训设计,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体系,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大项目提供人才支撑。要建立健全学习需求预测与反馈机制。组织定期收集当地群众对实用技术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汇总分析,确定重点内容制作课件。对重点支柱产业和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掌握的实用技术,要及时开发制作针对性强的教学课件,在省、市、县三级教学平台播出。要通过“网络电视+基地+农户”教育链条培训农村技术人才。及时把各类农业实用技术课件通过远程网络分发到各级播出平台,根据专业特长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学习,再利用“基地”、“示范点”进行现场实战培训,采取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要贴近农村实际,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和基地实践,重点培养开发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民用建筑等农民技术能手,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依靠科技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村组干部。要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要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人才。要充分考虑各地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将农民参学对象按产业特点、兴趣爱好分成种植、养殖、餐饮、加工等各类学习小组,根据各自的生产经营实际制订学习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
   6.要成为农业产业化升级的重要引擎。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信息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农村信息化的主体力量,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发挥优势。
   一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点是提供项目培训,引导产业导向和结构调整。主要采取“农业项目+远程+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组织+远程+农户”、“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远程+农户”、“公司+远程+农户”等产业化远程教学模式,为项目主体提供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市场信息和专业培训,引导农业产业主体健康发展。重点围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组织教学管理。在产前项目、生产资料信息,产中技术、专业信息,产后市场行情销售信息等环节提供适时的农业信息服务,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集聚功能,促项目、带基地、连农户,努力提升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质量。
   二是提高农业产业信息化水平。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宽带互联网IPTV模式不仅为农村提供IPTV教学资源,而且也为每个农村站点提供2M网络带宽。因此,宽带互联网IPTV模式可以推进农业的计算机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农业产业信息互动,促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农业计算机化改造传统农业,进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化水平。
   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管理和生产决策科学化。农民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可检索到生产经营与管理的相关信息,为农民和农业大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进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判断,为农业产业化管理和生产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地规避农业风险。
  四是促进农村产业人群的知识化。农业信息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信息化服务将把农业科技知识通过价值链一次又一次地附加到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使农民在产业化生产经营中成为知识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而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