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浙江:抓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纪实
来源: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5日第13版       发布时间:2008-11-28 13:01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域小省、资源小省,成为主要经济指标列全国省区市第四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连年居各省区第一位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浙江现象”一直为国内外所瞩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浙江,率先迈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000美元向8000美元到1万美元发展的新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更是给浙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让这个有“中国宏观经济晴雨表”之称的省份,格外牵动各方关注。
  未来30年,乃至更长发展阶段,浙江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越过发展“陡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各级领导班子身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来得更加沉甸甸。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比任何时候显得更重要、更必需、更紧迫。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思想政治建设是管方向、管根本、管长远的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根据全省各级党委自下而上的集中换届已经完成的客观情况,及时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放到了突出位置。”
  结合浙江实际,每年突出一个主题。通过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浙江探索出一条突出实践特色的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新路。
  走访浙江各地,记者看到,这一新探索正在收获喜人的实效,成为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有力保证。
  “实打实”深入基层、蹲点调研
  “零距离”了解民情、增进感情
  浙江省委组织部在2197名干部中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后,干部队伍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工作干劲也很足,但也不同程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对国情省情缺乏深入了解、与群众感情不深、不敢直面矛盾和难题、“新官不理旧账”、急于大干快上出政绩等。
  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实践载体,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深入基层中了解实情,在走进矛盾中锤炼党性,在推动发展中增长才干;同时,通过实践,让领导干部在亲民为民中进一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树立起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实践中丰富内涵,在实践中提高实效。继机关效能建设、县以上领导班子“三树一创”、“作风建设年”等教育实践活动后,2007年开始,浙江省委在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级机关部门中深入开展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
  2007年春节一过,江南的料峭春寒中,浙江100多名县、市委书记,先后背起行囊,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下乡蹲点,吃住在农家。2008年,“蹲点调研谋发展”的行动行列中,又增加了百余名省级机关的厅局长,并带动更多领导干部实实在在地“潜”入基层。
  “不搞层层陪同,不吃请,不扰民,不给当地政府增加接待费用,不去休闲娱乐场所。”遵循这“五不”纪律,浙江省卫生厅新班子7位成员带领28名机关干部,到浙中山区磐安等地蹲点调研,围绕部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探一究竟,“零距离”接触后掌握了大量一手情况。形成的调研成果,直接推动了厅党组形成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新思路。
  “习惯于‘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干部,确实应该反省了!”嘉兴市不少领导干部在蹲点调研后感叹:在老乡家聊家常与在办公室里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不但发现了不少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也拿出了一些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嘉兴市近来在全国率先实行地级市“全民社保”、率先成立“新居民事务局”,都可称是这种蹲点谋面带来的新思路、新举措。
  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浙江全省已有5.1万名领导干部参加专题调研,其中2.5万名干部蹲点调研,共深入到7.1万个基层单位、走访接触基层干部群众120万人次。
  “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蹲点调研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不止一位领导干部发出了这样的由衷感悟。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硬碰硬”破解难题、为民解忧
  倾力关注民生、广送服务
  信访问题,被一些地方的干部称作“天下第一烦”,特别是一些“老大难”的疑难信访,“见到烦,避掉难,息访难”。而信访问题中,往往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需要有破解的勇气和智慧。
  浙江省委开展的“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就是要引导干部增强直面矛盾的勇气,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
  省级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级党政领导每年都坚持下访约访,分头深入到基层,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研究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今年7月4日,赵洪祝和省市有关负责人等,一起在江山市接待群众来访。他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与现场的有关负责人商量解决办法。他说:“能不能把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初始阶段,能不能把各种群体性事件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能不能把各种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和基层,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实际检验。”
  此后,浙江省、市、县三级领导,都集中开展了下访接待群众活动,推动疑难信访事项和不稳定因素的化解。
  在全省有名的“信访大县”永康,还创造性地采用“三堂会审”的形式破解信访难题,即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分别担任主审,政府职能部门参与会审,司法部门专家陪审,通过与信访人面对面平等交流,因人施策,有的放矢。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两次“三堂会审”就成功解决了25件疑难信访积案。今年7月起,永康市又确定,每月5日书记市长集中接访、每天有一名市级领导坐堂接访。目前,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12%。
  破解信访难题,是“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全省确定了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事关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等共15322个难题,目前九成以上已破解。
  改善民生,一直是浙江省主题实践活动的“关键词”,为民办事,广送服务,大批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的饮水、交通、医保、环境等问题,积极帮助解决。
  省级机关各展所能,今年以来,已集中开展了科技助创、品牌创建、农企对接等15场大型全省性送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省各级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已超过9万件,解决民生问题42135个,承诺解决并正在落实的有22436个。
  通过破解一项项难题、兴办一件件实事,领导干部中到一线指挥协调的多了,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少了;想干事的多了,当“太平官”的少了;敢于负责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传好“接力棒”的多了,“新官不理旧账”的少了……
  “面对面”民主恳谈、民主听证
  推动公开决策、科学决策
  眼下,在浙江各地,许多涉及民生、民富、民安等问题的公共决策出台前,都少不了召开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的程序。
  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听证,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畅通一条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的渠道,从而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领导方式、领导方法的改进,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也是浙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一项新的探索和尝试。
  各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做法,对拟出台的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特别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都安排相应的民主恳谈和民主听证,广泛征求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提前通过新闻媒体或公告栏进行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处理结果公示反馈,接受群众的监督。
  台州市是开展民主恳谈活动的首创地,经历了近10年探索发展的民主恳谈制度,因其参与的广泛性、主体的平等性、实施的公开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
  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说:“今年以来,仅市、县两级领导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就有426场次,为各类政策规定出台提供了决策依据。台州还规定了‘恳谈日’,领导干部每个月都要到基层与老百姓恳谈一次,面对面交流,倾听民意,了解实情。”
  在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领域中发挥作用,成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民生难题解决的生动实践。
  群众关注度很高的杭州医保新政、养老新政,正式出台前,先在当地报纸全文公示一周。这样,让群众畅抒己见,并将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归纳。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还针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体化”议题,举行了民主恳谈会。在今年开始实施的医保、养老“新政”中,群众提出的取消医保门诊约定医院、增加少儿门诊医保待遇等23项意见,都被吸收采纳。变“事后解释”为“事前讨论”,两年间,浙江全省上下共召开民主恳谈会9571场、民主听证会1152场,有40余万各界群众参与了恳谈、听证。如此广泛而平等地交流,赢得了民心,架设起群众利益表达的新平台,也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民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