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来源:
2008年11月24日《吴江日报》基石专版
发布时间:2008-11-25 10:13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近年来,吴江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内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不断丰富,途径持续扩大,成效日趋明显。
民主选举——“选咱信得过的党员干部”
“这次选举我其他都不看,只看谁对村里贡献大、做事出于公心,我就投他的票!”在平望镇顾扇村党总支换届选举现场,党员顾根本将选票投进票箱后,脸上浮出一丝舒心的笑意。今年8月,平望镇在顾扇村、秋泽村试点,对村党组织换届实行“公推直选”。这也是吴江市首次试点“公推直选”村级党组织班子。相比以往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作为一种选举全新形式,产生候选人的范围更广了,党员的选举权更直接了,真正实现了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由谁产生、对谁负责”。
选举制度作为党组织一项基本制度,其民主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内民主的发展度。“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乃至“一票直选”,吴江市不断深化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积极顺应广大党员的期盼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特别是在2006年,首次采取划小选区、一并选举的办法选举市、镇两级党代表,尤其是直选市党代表在全省尚属首次。在推进党内选举民主的同时,吴江市还着力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2004年,首次面向苏州大市范围公开选拔6名副科职领导干部;2006年,组织参加苏州市“市县(区)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公开选拔4名副科职领导干部;多年坚持中层干部提拔竞争上岗制度,2006年对市级机关5个中层职位实行跨部门竞岗,今年又对14个市级机关中层正职实行跨身份竞聘。
民主决策——“党委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了”
“作为一名来自非公企业的党代表,参加全委会还是头一次。”在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应邀列席会议的市党代表、苏州富鑫龙针织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杨百良如是说。以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要议题的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与作为发展主体的企业密切相关。会议邀请非公企业家党代表列席会议,既有利于更广泛地征求意见建议,建立党代表参与市委决策的“绿色通道”,同时也促进了党务公开和决策民主,有效落实党代表“四权”。在实践基础上,市委制定实施了《吴江市市党代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若干规定(试行)》,将党代表列席全委会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规范决策程序,吴江市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镇局领导班子集体议事的若干规定》、《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就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决策时充分讨论、决策后严格执行监督进行规范,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同时,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市专家咨询团,特聘4名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成员担任顾问,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在干部任用决策上,制定实施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镇党委会、市级机关四个干部任用票决制规定,实现了投票表决干部任用的全覆盖。
民主管理——“普通党员拥有党内事务发言权”
震泽镇兴华村多年来受村内企业租赁费收缴不力和自来水管理混乱的困扰。今年上半年,震泽镇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所有行政村推广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兴华村抓住契机,迅速组建了党员代表议事会,立即召开会议对这两个难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制定村级企业租赁费收缴和自来水管理两个办法形成议案,交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两个办法有效解决了企业租赁费“拖、欠、宕”和自来水“偷、漏、贴”的问题。截至10月底,全村83户企业按期上交率达95%,收回历年欠交款87万元。全年水费总损失由原来的50多万元预计将控制到5万元以内。
近一两年来,吴江市积极鼓励基层创新民主举措,各地涌现出了农村党员提案制、党员代表议事制、党员接待日、党员中心户、村组家园等一大批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和措施。市委组织部近期专门出台《关于在行政村试行党员提案制和党群议事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行政村党组织设置改进农村党员活动方式的试行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运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举措。此外,《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村级工作运行程序和村干部工作行为实施办法(试行)》的制定实施,也对农村民主管理进行了“定责”、“定章”、“定纪”。“这些民主制度现在在农村可热了,我们有什么权利,怎么参与村务管理,说的清清楚楚,做的明明白白。”一名村民这样告诉我们。
民主监督——“把权力运行在阳光底下”
2006年开始,吴江在全市基层党委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对党委的重大决策、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等党内事项,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都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最大限度予以公开,接受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为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载体,各基层党委普遍建立了党务公开栏,设置党务公开意见箱,开通接待电话,大力推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实行党务公开的力度。一名村书记告诉我们,通过党务公开,一方面,老百姓对村党建工作更加支持和信任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督促村党组织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除了对党组织进行有效监督外,吴江市还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从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到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谈心谈话与提醒等,无不将党员领导干部置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吴江市正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稳妥推进,为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吴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民主选举之“公推直选”) (民主决策之“党代表列席全委会”)

(民主管理之“党员代表议事会”) (民主监督之“述职述廉”)
民主选举——“选咱信得过的党员干部”
“这次选举我其他都不看,只看谁对村里贡献大、做事出于公心,我就投他的票!”在平望镇顾扇村党总支换届选举现场,党员顾根本将选票投进票箱后,脸上浮出一丝舒心的笑意。今年8月,平望镇在顾扇村、秋泽村试点,对村党组织换届实行“公推直选”。这也是吴江市首次试点“公推直选”村级党组织班子。相比以往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作为一种选举全新形式,产生候选人的范围更广了,党员的选举权更直接了,真正实现了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由谁产生、对谁负责”。
选举制度作为党组织一项基本制度,其民主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内民主的发展度。“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乃至“一票直选”,吴江市不断深化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积极顺应广大党员的期盼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特别是在2006年,首次采取划小选区、一并选举的办法选举市、镇两级党代表,尤其是直选市党代表在全省尚属首次。在推进党内选举民主的同时,吴江市还着力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2004年,首次面向苏州大市范围公开选拔6名副科职领导干部;2006年,组织参加苏州市“市县(区)联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公开选拔4名副科职领导干部;多年坚持中层干部提拔竞争上岗制度,2006年对市级机关5个中层职位实行跨部门竞岗,今年又对14个市级机关中层正职实行跨身份竞聘。
民主决策——“党委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了”
“作为一名来自非公企业的党代表,参加全委会还是头一次。”在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应邀列席会议的市党代表、苏州富鑫龙针织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杨百良如是说。以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要议题的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与作为发展主体的企业密切相关。会议邀请非公企业家党代表列席会议,既有利于更广泛地征求意见建议,建立党代表参与市委决策的“绿色通道”,同时也促进了党务公开和决策民主,有效落实党代表“四权”。在实践基础上,市委制定实施了《吴江市市党代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若干规定(试行)》,将党代表列席全委会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规范决策程序,吴江市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镇局领导班子集体议事的若干规定》、《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就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决策时充分讨论、决策后严格执行监督进行规范,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同时,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市专家咨询团,特聘4名苏州市专家咨询团成员担任顾问,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在干部任用决策上,制定实施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镇党委会、市级机关四个干部任用票决制规定,实现了投票表决干部任用的全覆盖。
民主管理——“普通党员拥有党内事务发言权”
震泽镇兴华村多年来受村内企业租赁费收缴不力和自来水管理混乱的困扰。今年上半年,震泽镇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所有行政村推广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兴华村抓住契机,迅速组建了党员代表议事会,立即召开会议对这两个难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制定村级企业租赁费收缴和自来水管理两个办法形成议案,交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两个办法有效解决了企业租赁费“拖、欠、宕”和自来水“偷、漏、贴”的问题。截至10月底,全村83户企业按期上交率达95%,收回历年欠交款87万元。全年水费总损失由原来的50多万元预计将控制到5万元以内。
近一两年来,吴江市积极鼓励基层创新民主举措,各地涌现出了农村党员提案制、党员代表议事制、党员接待日、党员中心户、村组家园等一大批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和措施。市委组织部近期专门出台《关于在行政村试行党员提案制和党群议事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行政村党组织设置改进农村党员活动方式的试行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运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创新举措。此外,《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村级工作运行程序和村干部工作行为实施办法(试行)》的制定实施,也对农村民主管理进行了“定责”、“定章”、“定纪”。“这些民主制度现在在农村可热了,我们有什么权利,怎么参与村务管理,说的清清楚楚,做的明明白白。”一名村民这样告诉我们。
民主监督——“把权力运行在阳光底下”
2006年开始,吴江在全市基层党委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对党委的重大决策、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等党内事项,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都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最大限度予以公开,接受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为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载体,各基层党委普遍建立了党务公开栏,设置党务公开意见箱,开通接待电话,大力推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实行党务公开的力度。一名村书记告诉我们,通过党务公开,一方面,老百姓对村党建工作更加支持和信任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督促村党组织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除了对党组织进行有效监督外,吴江市还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从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到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谈心谈话与提醒等,无不将党员领导干部置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吴江市正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探索,稳妥推进,为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吴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民主选举之“公推直选”) (民主决策之“党代表列席全委会”)

(民主管理之“党员代表议事会”) (民主监督之“述职述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