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统筹城乡党建实现“双赢”
来源:
《人民日报》2008年10月28日第7版
发布时间:2008-10-29 09:22
编者按: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统筹城乡发展作出新的部署。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各地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
新农村,又有新气象。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新一轮改革中,包括党建在内的城乡统筹,一定会给农村带来新的机遇。”全会传递的信息,让湖北荆门市京山县桥和村党支书邵言红更加振奋,也更坚定了他返乡任职、做创业带头人的信心。
去年以来,荆门市探索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悄然加速。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它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基层党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荆门市的探索就带有这种方向性的意义。”
新形势 乡二元结构制约基层党建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在农村,一批又一批青年进城打工,创业弄潮,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村”和“空巢家庭”,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日渐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如何更好地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荆门市委书记傅德辉告诉记者:“统筹城乡发展,找准结合点很重要,通过调研,我们确定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立足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党员、干部、人才等党建要素的优化组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协调基层组织要素,在提升城乡基层党建整体水平的同时,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据介绍,荆门市共有党组织7200多个,党员13.8万人,其中农村党员近8万人。和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农村组织数量和党员人数均多于城市,而城市党建资源多于农村。城乡党建资源配置不均,以往缺乏交流,城乡党建各成一块。
在中西部城乡,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城乡之间似乎立着一道透明的玻璃墙,彼此看得见,却缺乏互动。
城乡党建的藩篱,必须拆除。
新探索 行统筹互帮互助
改革没有现成经验,也没有固定模式。
荆门市于去年初开始探索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各地实际条件,尊重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创造精神。不搞‘一刀切’,不喊口号,注重实效,不拘形式。”荆门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城乡联建:打破分割,互帮互助
荆门市泉口社区地处闹市,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400多名。走进社区服务大厅,迎面就是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一览表。9名工作人员中,有一位是钟祥市陈安村村委会委员邓姗姗,协助负责泉口社区综合治理。城市社区工作人员里怎么来了一位“村里的妹子”?
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修荣笑着解释:她不是外来的,是我们“自己人”。今年4月,泉口社区党总支分别与陈安村党总支结成联建对子,我们是一家人。陈安村共1000多人,设党总支。自从和泉口社区结成联建对子后,两方走动越来越密切。陈安村派人到“城里认亲”,看到泉口社区党总支的党员服务中心、电教设备等十分齐全,党员带头的文艺演出红红火火,心里痒痒。泉口社区发挥文艺人才优势,专门派人帮助陈安村组建文艺演出队,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
泉口社区组织党员到陈安村参观学习,看到村代理群众事务的服务大厅大大方便群众。社区党员干部开始琢磨自己的服务大厅了。泉口社区服务站原来在二楼,一楼作为门面出租,群众办事不方便。从陈安村取经回来,泉口社区将服务站从二楼搬到一楼,群众进门就能办事。损失租金收入,换来的是群众的掌声。
荆门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行村居联建、村村联建等多种形式,全市86个社区与村、28个经济强村与弱村、295个企业与村建立了联合党组织。
党员联动:走出去,请进来
走进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4组,当地农村常见的土坯房、砖瓦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26座二层小楼,排成一线,白墙黛瓦,配有车库。香樟树吐露鹅黄,绿化带造型别致。
演绎这一神来之笔的是致富能手张德华。彭墩农民张德华在荆门开办商贸公司,主营餐饮,收入可观。石牌镇党委早就瞄上了他的才干,镇党委负责人多次找他谈心,希望他回村带领村民致富。
2003年10月,张德华回到彭墩村创办青龙湖农业公司,发展种植、养殖和观光农业,带动本村和周边1000多个农户增收。农户人均收入,很快从原来的2000元增至现在的7000元。公司出资为村里修路,通了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等。2006年5月,他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其间,张德华光荣入党。村里设党总支,根据产业分布,下设彭墩村农业党支部、荆富商贸公司党支部和青龙湖农业公司党支部。
去年底,青龙湖农业公司出资100多万元,建设村居小区,集中居住,腾出宅基地发展产业。一期26户已经高高兴兴入住,二期150户正在建设。
像张德华这样回到农村任职的致富能手还有不少。荆门坚持“走出去、请回来”,拓宽城乡党员干部交流渠道,开展班子联建、党员联培和人才联育等,激发各类组织要素的创造活力。钟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勇说,希望1/3的村子能在今年农村换届选举中把致富能手选进班子,努力把1/3的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带领群众致富。
活动联谊:互相促进,共同受益
为了让无职党员发挥先进性,陈安村党总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一批农村无职党员亮出身份,走上治安巡逻等公益岗位。泉口社区从中受到启发,也在社区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每到晚上,治安联防岗的党员们和其他队员一起,穿着反光背心巡逻,守护社区平安。
通过党建联谊和互动,双方受益。泉口社区完善阳光志愿者活动,党员带头开展“爱心妈妈”活动,把爱心送到农村。今年“六一”节,社区党总支组织30位“爱心妈妈”与陈安村16名留守儿童联谊,带孩子们进城逛公园,进图书馆,送给孩子们新书包,让他们感受妈妈的温暖。陈安村在东莞有汽车运输协会,通过组织牵线,泉口社区每年输送50名有驾驶技能的下岗人员,在东莞实现再就业。
泉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修荣说:陈安村依托本村运输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开展党建活动,有针对性,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我们过去经常读报纸、念文件等,党员、群众不大喜欢,效果也不好。今后还要向陈安村学习,创新活动载体。
如今,跨城乡区域的党建活动在荆门日益活跃。
子陵铺镇党委书记周文兵说,过去一些地方以城带乡,大多是捐款捐物,或者送一些图书、电教设备等。这些也需要,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城乡党建活动的互动,让双方的精神振奋起来,强化党员意识和宗旨观念,这种精神鼓舞的力量是无穷的。
村企共建:产业推动,互利共赢
湖北宝源木业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每年消耗很多木材,天然林资源有限,人工林不够用。公司林业基地辐射荆门广大农村,实行订单育林等办法,农民积极性不高,材源紧缺。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蔡维金经常为此头疼。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宝源公司开拓了“阳关大道”,让企业和林农尝到甜头。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市委组织部请来蔡维金,希望公司利用覆盖农村的优势,在统筹城乡党建方面有所作为。建议他实行公司+基地(党支部)+农户的产业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条上,稳定并扩大材源。蔡维金眼前一亮,如获至宝。
很快,一次特殊的党建会议在宝源公司举行。来自荆门城区、钟祥、京山等地乡镇党委负责人、林管站负责人、党员林业大户等齐聚一堂,26块基地党支部牌子在会场摆放得整整齐齐,在红绸布的映衬下格外闪亮。公司成立木材供应党总支,专门负责联系26个基地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
有了基地党支部作依托,公司免费向农民提供树苗和技术服务,成材后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基地党支部成立事务协调小组,处理基地和村组之间事务,落实造林政策,监督公司收购合同的执行,维护企业和林农合法权益。
有共赢,就能受欢迎。
新动力 唤更多创新和长效保障
据潘立刚介绍,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均衡发展,过去也有单个方面的突破。荆门市的探索,能够做到统筹兼顾,把城乡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了一些内生的动力。
激发城乡组织要素的活力。通过联建等一系列统筹活动,各类组织要素的工作能力、发展能力进一步释放。京山县钱场镇党委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企业锻炼、到城镇取经,增强了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双带”能力。全镇25名党支部书记年收入超过5万元,带动全镇390户党员,4300多个农户从事养殖等产业,该镇已成为“湖北笼养蛋鸡第一镇”。该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坦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思想上要过关,经济上也要“考核”。思想不过关,组织缺乏号召力;经济不过关,干部没有说服力。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通过党建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补互助,共同提高。一些农村党员说:过去农村党建相对薄弱,在统筹中受益最多。近年,荆门新建267个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改建355个,完善了阵地。通过城乡联建等,农村党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基层民主得到改善。
改革无止境,发展无止境。
城乡党建的统筹发展,最终要服务于经济社会一体化,改善社会民生。否则,很难得到党员和群众的真心拥护,也不可能长久。
荆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詹永杰说:“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我们将自觉把统筹城乡党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下一步将继续在体制保障、理论支持、方式创新、思想统一等方面大胆实践,努力为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
新农村,又有新气象。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新一轮改革中,包括党建在内的城乡统筹,一定会给农村带来新的机遇。”全会传递的信息,让湖北荆门市京山县桥和村党支书邵言红更加振奋,也更坚定了他返乡任职、做创业带头人的信心。
去年以来,荆门市探索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悄然加速。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它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基层党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荆门市的探索就带有这种方向性的意义。”
新形势 乡二元结构制约基层党建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在农村,一批又一批青年进城打工,创业弄潮,一些地方出现“空心村”和“空巢家庭”,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日渐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如何更好地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荆门市委书记傅德辉告诉记者:“统筹城乡发展,找准结合点很重要,通过调研,我们确定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立足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党员、干部、人才等党建要素的优化组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协调基层组织要素,在提升城乡基层党建整体水平的同时,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据介绍,荆门市共有党组织7200多个,党员13.8万人,其中农村党员近8万人。和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农村组织数量和党员人数均多于城市,而城市党建资源多于农村。城乡党建资源配置不均,以往缺乏交流,城乡党建各成一块。
在中西部城乡,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城乡之间似乎立着一道透明的玻璃墙,彼此看得见,却缺乏互动。
城乡党建的藩篱,必须拆除。
新探索 行统筹互帮互助
改革没有现成经验,也没有固定模式。
荆门市于去年初开始探索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各地实际条件,尊重普通党员和群众的创造精神。不搞‘一刀切’,不喊口号,注重实效,不拘形式。”荆门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城乡联建:打破分割,互帮互助
荆门市泉口社区地处闹市,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400多名。走进社区服务大厅,迎面就是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一览表。9名工作人员中,有一位是钟祥市陈安村村委会委员邓姗姗,协助负责泉口社区综合治理。城市社区工作人员里怎么来了一位“村里的妹子”?
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修荣笑着解释:她不是外来的,是我们“自己人”。今年4月,泉口社区党总支分别与陈安村党总支结成联建对子,我们是一家人。陈安村共1000多人,设党总支。自从和泉口社区结成联建对子后,两方走动越来越密切。陈安村派人到“城里认亲”,看到泉口社区党总支的党员服务中心、电教设备等十分齐全,党员带头的文艺演出红红火火,心里痒痒。泉口社区发挥文艺人才优势,专门派人帮助陈安村组建文艺演出队,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
泉口社区组织党员到陈安村参观学习,看到村代理群众事务的服务大厅大大方便群众。社区党员干部开始琢磨自己的服务大厅了。泉口社区服务站原来在二楼,一楼作为门面出租,群众办事不方便。从陈安村取经回来,泉口社区将服务站从二楼搬到一楼,群众进门就能办事。损失租金收入,换来的是群众的掌声。
荆门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行村居联建、村村联建等多种形式,全市86个社区与村、28个经济强村与弱村、295个企业与村建立了联合党组织。
党员联动:走出去,请进来
走进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4组,当地农村常见的土坯房、砖瓦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26座二层小楼,排成一线,白墙黛瓦,配有车库。香樟树吐露鹅黄,绿化带造型别致。
演绎这一神来之笔的是致富能手张德华。彭墩农民张德华在荆门开办商贸公司,主营餐饮,收入可观。石牌镇党委早就瞄上了他的才干,镇党委负责人多次找他谈心,希望他回村带领村民致富。
2003年10月,张德华回到彭墩村创办青龙湖农业公司,发展种植、养殖和观光农业,带动本村和周边1000多个农户增收。农户人均收入,很快从原来的2000元增至现在的7000元。公司出资为村里修路,通了自来水,安装有线电视等。2006年5月,他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其间,张德华光荣入党。村里设党总支,根据产业分布,下设彭墩村农业党支部、荆富商贸公司党支部和青龙湖农业公司党支部。
去年底,青龙湖农业公司出资100多万元,建设村居小区,集中居住,腾出宅基地发展产业。一期26户已经高高兴兴入住,二期150户正在建设。
像张德华这样回到农村任职的致富能手还有不少。荆门坚持“走出去、请回来”,拓宽城乡党员干部交流渠道,开展班子联建、党员联培和人才联育等,激发各类组织要素的创造活力。钟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勇说,希望1/3的村子能在今年农村换届选举中把致富能手选进班子,努力把1/3的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带领群众致富。
活动联谊:互相促进,共同受益
为了让无职党员发挥先进性,陈安村党总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一批农村无职党员亮出身份,走上治安巡逻等公益岗位。泉口社区从中受到启发,也在社区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每到晚上,治安联防岗的党员们和其他队员一起,穿着反光背心巡逻,守护社区平安。
通过党建联谊和互动,双方受益。泉口社区完善阳光志愿者活动,党员带头开展“爱心妈妈”活动,把爱心送到农村。今年“六一”节,社区党总支组织30位“爱心妈妈”与陈安村16名留守儿童联谊,带孩子们进城逛公园,进图书馆,送给孩子们新书包,让他们感受妈妈的温暖。陈安村在东莞有汽车运输协会,通过组织牵线,泉口社区每年输送50名有驾驶技能的下岗人员,在东莞实现再就业。
泉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修荣说:陈安村依托本村运输业和花卉苗木产业开展党建活动,有针对性,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很高。我们过去经常读报纸、念文件等,党员、群众不大喜欢,效果也不好。今后还要向陈安村学习,创新活动载体。
如今,跨城乡区域的党建活动在荆门日益活跃。
子陵铺镇党委书记周文兵说,过去一些地方以城带乡,大多是捐款捐物,或者送一些图书、电教设备等。这些也需要,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城乡党建活动的互动,让双方的精神振奋起来,强化党员意识和宗旨观念,这种精神鼓舞的力量是无穷的。
村企共建:产业推动,互利共赢
湖北宝源木业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每年消耗很多木材,天然林资源有限,人工林不够用。公司林业基地辐射荆门广大农村,实行订单育林等办法,农民积极性不高,材源紧缺。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蔡维金经常为此头疼。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宝源公司开拓了“阳关大道”,让企业和林农尝到甜头。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市委组织部请来蔡维金,希望公司利用覆盖农村的优势,在统筹城乡党建方面有所作为。建议他实行公司+基地(党支部)+农户的产业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条上,稳定并扩大材源。蔡维金眼前一亮,如获至宝。
很快,一次特殊的党建会议在宝源公司举行。来自荆门城区、钟祥、京山等地乡镇党委负责人、林管站负责人、党员林业大户等齐聚一堂,26块基地党支部牌子在会场摆放得整整齐齐,在红绸布的映衬下格外闪亮。公司成立木材供应党总支,专门负责联系26个基地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
有了基地党支部作依托,公司免费向农民提供树苗和技术服务,成材后按照市场价统一收购。基地党支部成立事务协调小组,处理基地和村组之间事务,落实造林政策,监督公司收购合同的执行,维护企业和林农合法权益。
有共赢,就能受欢迎。
新动力 唤更多创新和长效保障
据潘立刚介绍,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均衡发展,过去也有单个方面的突破。荆门市的探索,能够做到统筹兼顾,把城乡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产生了一些内生的动力。
激发城乡组织要素的活力。通过联建等一系列统筹活动,各类组织要素的工作能力、发展能力进一步释放。京山县钱场镇党委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企业锻炼、到城镇取经,增强了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双带”能力。全镇25名党支部书记年收入超过5万元,带动全镇390户党员,4300多个农户从事养殖等产业,该镇已成为“湖北笼养蛋鸡第一镇”。该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坦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思想上要过关,经济上也要“考核”。思想不过关,组织缺乏号召力;经济不过关,干部没有说服力。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通过党建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互补互助,共同提高。一些农村党员说:过去农村党建相对薄弱,在统筹中受益最多。近年,荆门新建267个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改建355个,完善了阵地。通过城乡联建等,农村党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基层民主得到改善。
改革无止境,发展无止境。
城乡党建的统筹发展,最终要服务于经济社会一体化,改善社会民生。否则,很难得到党员和群众的真心拥护,也不可能长久。
荆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詹永杰说:“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我们将自觉把统筹城乡党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下一步将继续在体制保障、理论支持、方式创新、思想统一等方面大胆实践,努力为改革提供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