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下面听,心里就有数了。”事隔多日,当陈菊根回忆起在3月28日召开的吴江市选派非公有制企业专职党建指导员工作推进会暨盛泽镇首批党建指导员聘任仪式时,脸上带着笑容。陈菊根说,他对盛泽镇党委书记盛红明当时的一句话特别有印象:退居二线的干部要挑起担子。
这次会议在盛泽镇党委组织委员范建光眼里,觉得“市委组织部特别重视”。特别重视的理由是,“本来我们盛泽镇觉得自己开开会么好了,后来组织部说要由部里来开,在全市带个好头。”
在这次会议上,陈菊根同盛泽镇其他7名退二线党员领导干部一起,成为全市首批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任职的专职党建指导员,聘期两年。
“我们进行了双向选择”
今年2月,市委组织部根据吴江全市党建情况,提出了选派市镇两级机关退二线党员领导干部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专职指导党建工作的构想,并要求民营经济发达的盛泽镇早作准备。在2月上旬到3月中旬,盛泽镇对人员情况和企业情况进行了摸排。3月14日,盛泽镇召开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座谈会,传达市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会后,符合条件的8名退二线党员领导干部即与相关企业结成了对子。
“我们进行了双向选择。”范建光告诉记者,这些退居二线党员领导干部,在以往的工作中结识了部分企业家,“如果本来就相处得不错,那么去任职的话是非常顺利的,对今后开展工作也有利。”结果如范建光所说的那样,8名退二线的党员干部中,7名与平时较为熟悉的企业结对。
从4月起到今年年底,是盛泽镇开展聘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员试点工作的“实践运行阶段”。按照这个阶段的目标,指导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紧密型”指导,即天天去企业上班;也可以进行“松散型”指导,在做好目前党委政府协管工作的同时,做好派驻企业的党建工作。
“像红军一样,是去开辟根据地的”
从1997年开始,陈菊根一直担任着分管党务、组织、纪检等工作的副书记职务。去年12月,陈菊根从盛泽镇党委副书记任上退居二线。
4月2日,陈菊根作为专职党建指导员,第一次去了派驻企业——春翔纺织了解情况。春翔纺织初具规模,拥有200台织机,员工300多人。第一次去,陈菊根觉得企业老总沈春根很客气,“办公室都已经准备好了。”
“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好事,我们退二线的,都很主动,积极性也很高。”陈菊根说,聘任的时候,可以选择到有支部的企业,也可以到没有支部的。但他认为,去已有支部的企业意义不大,“我们就像是红军一样,是准备去开辟根据地的。”作为老党务工作者,在接受聘任的那一刻起,陈菊根就在思考如何开展今年的工作。思考的结果,陈菊根把年内要做的工作归纳为“五个一”,即“建好一个支部”、“选好一位书记”、“创好一个阵地”、“发展一名党员”和“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
思路已经有了,陈菊根还是觉得有一定压力,“因为这是一项新工作,开天辟地第一次”。能否起到推动作用,带动一大片,是陈菊根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所关心的。
企业发展需要党建“加速器”
盛泽镇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总在得知陈菊根到春翔纺织去任专职党建指导员时,特意给陈菊根打了电话过去“抱怨”:既然要去做指导员,怎么不到我的企业来呢?我的企业也很需要啊!
同时有这个需要的盛泽镇广东商会会长、江苏苏州金荣华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总黄锡坚就等到了他想要的人:曾经担任过盛泽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副书记陈永观。黄锡坚觉得盛泽镇党委派出专职党建指导员到他那里,是对他公司的关心,他更“敢于放手发展”了。同时,黄锡坚也盼望党建指导员的到来,能够带来“一种上进的文化氛围”。目前,黄的公司里已有4名年轻党员,符合建立支部的要求。而1973年出生的他,也准备“向组织靠拢”。
黄锡坚的心声,代表了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想法,他们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企业内部发挥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
对此现象,市委党校讲师李谷村认为,吴江的民营企业已经度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到了更加注重提升员工素质、更加注重营造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阶段,而建立党组织、加强党组织建设,是上述目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抓手。李谷村认为,市委组织部推出的选派退二线党员领导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任专职党建指导员制度,适逢其时,受到企业的欢迎是必然的,也将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创出新路子。

(专职党建指导员陈菊根与派驻企业员工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