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太湖度假区聚焦数字经济主赛道,全力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积极探索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党建工作。近期,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益企兴链 数智赋能”行动计划正式发布,从组织固链、服务护链、发展延链三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集聚,放大创新集群政策、平台、项目和人才优势,为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高地蓄势聚能。
组织固链
引领数字赋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由省级科研院所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牵头任书记单位,联动区镇两级机关职能部门任副书记单位,同时涵盖地方国企、龙头民企、产业园区等委员单位,构建起集群党委、产业重点企业党支部、产业重点项目行动支部三级组织架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构建“企业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服务”体系,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党建服务联盟,先后开展“湾里论坛”行业沙龙、“百链千企”蹲点调研等主题活动12场。举办省级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等高级研修班3个,围绕工业视觉系统运维等领域开展“吴地工匠”项目制培训,累计完成学时培训任务1.2万人。
服务护链
引领成果赋智
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针对吴江产业特点,在电梯、叉车、纺织等细分行业先行先试,先后建设电梯公共服务平台、叉车公共服务平台、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等,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大力推进智改数转,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精准把脉问诊,解决企业“不会转、不敢转”难题。截至目前,已举办政策宣贯73场,受众超2.1万人次;推动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3151个,打造省级智能工厂10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63个;5000余家企业先后“步入云端”,累计获评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691家,在全省县区中占据领先地位。
发展延链
引领品牌赋值
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全面推动国家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长三角示范区(吴江)算力调度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共同探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党委书记单位工联院江苏分院建立“标准制定+职称评审+知识产权+专技人才”发展体系,主力研编《苏州市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评估规范》,支撑研编省市区级政策24项;承担苏州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任务,打通工业互联网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成立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工作站,组建知识产权布局、流程管理和法律实操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团队;获批人社部“第十二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助力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接下来,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将继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以“党建红”引领“产业旺”,不断擦亮“益企兴链 数智赋能”的靓丽名片,聚力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