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首页 > 松陵街道 > 正文
党建引领“网格+” 社会治理更顺畅
来源: 松陵街道       发布时间:2023-06-14 19:34

  基层治理既是公共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今年以来,松陵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模式,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居民有诉求、街道有回应,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社、难事不出街道”。

党建引领“网格+”

行动支部建在网格上

  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将行动支部建在网格上。东门社区党委将辖区划分成7个网格,并组建“1+5+1”网格管理队伍,每个网格配备1名基层网格长,配备巡片网格员、志愿网格员、综治网格员、叠加网格员、警务网格员等5类网格员,再由1名街道中层干部担任网格督导员。辖区有很多无物业小区,平时都是靠网格员巡查发现问题。5月13日上午,东门社区网格员徐永明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内巡逻,行至吴江宾馆附近时,发现一位迷路的小姑娘,在问清小姑娘的家庭地址后,徐永明立即将其安全送回家中。随后,这位小姑娘的父亲在东太湖论坛上发了一封感谢信,他表示,“这件事对一位网格员来说,也许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我们这个家庭而言却是天大的事,网格员的一个善举挽救了我的家庭”。志愿网格员中的“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多为退休党员干部,在居民中具有一定威望,在矛盾化解、民情联系、政策宣传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切实提升了党组织在社区居民心中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引领“网格+”

用大数据构筑一道“防火墙”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三整合”改革效能,用大数据构筑一道“防火墙”。集成指挥中心异地新建、升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整合综合执法、安监环保等数据资源,自主开发接入“古城管家”“智慧渣土”“智慧小区”等功能模块,接入社会面监控点位2500余个,实行“5+2”“白+黑”工作机制,由专人负责线上视频巡查,形成无死角监控,用大数据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火墙”。如今,辖区内偷倒垃圾、随意堆放物料、违章停车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巡片网格员在视频巡查中发现,某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辆货运面包车疑似存在偷倒垃圾行为,随即形成工单、自动立案、秒速派发,执法人员迅速响应,前往现场责令车辆驶离并对司机批评教育,及时遏制了一起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文明行为。街道党工委将5类网格员分配至辖区8大片区、25 个村(社区),巩固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网格微信群实现信息实时互通、案件迅速响应。今年以来,东门社区的“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发现并调处邻里纠纷3起,发现并上报楼道灯损坏76处、路灯损坏9处、下水道堵塞6处,发放反诈、人居环境卫生、除“四害”等宣传资料1000多份。

党建引领“网格+”

实战工单24小时顺畅流转

  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实战,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按照巡查任务清单深入发现问题,夯实条块结合、各方协同的“多网合一”工作机制,违章停车、偷倒垃圾、随意堆放物料等市民反映强烈又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现场实战不仅淬炼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网格员队伍,也提高了源头治理质效和系统治理水平,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今年第一季度,松陵街道网格巡查案件达8380件,占全部工单的63%。

  治理如此高效的背后,离不开以居民小区为基础单元的小区自治和社区共治机制。今年以来,松陵街道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推动物业小区业委会(物管会)筹备组建。此外,街道还着力构建社区巡查处置体系,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化治理模式。如东门社区招募35位“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每人都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基本保证辖区居民每户有一人进群,便于政策宣传和上下沟通,平时,居民有需求可以直接在群里反映,再由“海棠先锋”微网格联络员反馈到社区。

  党建引领“网格+”,社会治理更顺畅。松陵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